行使不安抗辯權如何通知算有效
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行使不安抗辯權時,履行通知義務的,先履行人可以通過電話、信件、郵件等的方式通知對方,對方收到通知后就有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六十八條?【不安抗辯權】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第六十九條?【不安抗辯權的行使】當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對方行使抗辯權不通知怎么辦
行使抗辯權沒有進行通知就是單方面的決定,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該抗辯權的行使沒有效果,因此行使方以不安抗辯權為由拒絕履行到期債務的,就屬于惡意不還債。對于債務人不還債的情形,債權人的做法是:
1、行使后履行抗辯權
后履行抗辯權是指在雙務合同中應當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未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到履行期限的對方當事人享有不履行、部分履行的權利。
也就是說,后履行一方可以行使后履行抗辯權。這一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七條中有所體現:“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后履行抗辯權屬延期的抗辯權,只是暫時阻止對方當事人債權的行使,不是永久的抗辯權。如果對方當事人完全履行了合同義務,那么后履行抗辯權消滅,當事人應當履行自己還債的義務。
2、向法院起訴
先履行一方未通知并不還債導致后履行方的債權無法實現,這種情形下后履行方可以向法院起訴,請求判決對方履行還債義務。同時對由于對方不履行還債義務造成的損失可以要求賠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行使不安抗辯權時,履行通知義務的,先履行人可以通過電話、信件、郵件等的方式通知對方,對方收到通知后就有效。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24什么是物權法定準則是什么
2020-12-07必須服務期是屬于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嗎
2021-03-23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調解能確定勞動關系嗎
2020-12-28勞務派遣是否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2020-12-17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2020遼寧企業三險比例
2020-12-11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人身保險的理賠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05什么是合同保證保險
2020-12-01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義務責任
2021-01-10人壽保險及其特征
2021-01-17土地流轉后中途能否增加土地租金
2021-02-14違建拆除通知書限幾天
2021-01-13停產停業損失是給誰的
2021-02-28老小區拆了如何補償
2021-03-14房屋買賣合同如何添加拆遷補償款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