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放高利貸行為是否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
如果個人或單位向不特定的社會公眾發放高利貸且情節嚴重的,則符合非法經營罪的犯罪構成要件,理由如下:
首先,發放高利貸行為違反了國家的相關規定。
《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于以高利貸形式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出借資金行為法律性質問題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非法發放貸款行為是指:未經金融監管部門批準,以營利為目的,向不特定的對象出借資金,以此牟取高額非法收入的行為”。
其次,發放高利貸行為屬于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不同于普通民間借貸,發放高利貸行為以牟取高利為目的,逃避銀行監管,違反了國家金融制度,擾亂了國家金融市場秩序。
最后,發放高利貸行為情節嚴重的,才構成非法經營罪。
這里的“情節嚴重”主要考慮兩個方面:一要合理地確定發放數額標準。發放高利貸的數額涉及本金、放貸額、獲利額、非法獲利額等方面要符合我國《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二要合理地確定其他情形嚴重的標準。如是否屬于經常性地向不特定的單位或個人出借資金,出借款項的筆數、累計金額大小,持續時間長短、放貸過程中是否具有其他非法行為等等。
民間借貸現實狀況
民間借貸包括借入和借出兩種基本模式。發放高利貸行為,屬于民間借貸中的“借出”。對這種“借出”行為,司法實踐中處理結果不盡相同。目前,司法實踐中對高利貸的認定存在以下兩種不同觀點:一方認為:發放高利貸行為不構成非法經營罪。盡管高利貸存在不容忽視的社會危害性,尤其容易誘發、導致其他犯罪,但并不等于放高利貸行為本身是犯罪行為,而且我國刑法中除了“高利轉貸罪”以外,沒有法律條文將放高利貸行為定性為犯罪,根據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的罪刑法定原則,發放高利貸行為不構成非法經營罪。另一方認為:發放高利貸行為涉嫌非法經營罪。發放高利貸行為違反了我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兜底條款的規定,涉嫌非法經營罪。近年來,司法實踐中持第二種觀點的人逐漸增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19聽證程序中的法定事項包括哪些
2020-12-23宣告失蹤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3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未裁決的違章處理辦法是什么
2020-11-15毛坯房驗房的十三個步驟
2021-02-02企業財產最低起保費是多少
2020-12-19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保險合同要怎么合法訂立
2021-03-14保險合同的變更可以表現為什么
2021-02-17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人身意外保險公司理賠
2021-02-07買車險小心免賠保險條款
2020-12-02互聯網保險的概述內容
2020-12-07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哪些條件
2021-01-13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保險公司是否有追償的權利
2021-03-17農村土地承包法有些什么內容
2021-03-21在征地拆遷過程中,“住改非“這一類房屋如何認定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