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
完善國家賠償中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必要性
律師解答:
國家賠償中精神損害救濟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執行職務行為侵犯相對人的合法權益,造成其精神損害,應承擔金錢賠償,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精神補救的義務以撫慰當事人的一種制度。
相關法律知識:
1、符合憲法原則的基本要求。《國家賠償法》同其他法律一樣,是以憲法為根據制定的。我國憲法第37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它方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身體?!钡?8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钡?1條第3款規定“由于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規定取得賠償的權利。”但在現實中,公民的人格尊嚴受到侵害的事件仍不斷上演,為更好的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我國國家賠償法規定精神損害賠償,是符合憲法原則的基本要求的,對于保障憲法的實施體現憲法保障民權、控制國家權力的宗旨也可起到積極的作用。
2、引入精神損害賠償并不與民事立法相矛盾。國家機關侵權與民事主體侵權只是主體不同,本質上沒有區別。然而現實社會中,民事案件公民侵權造成他人精神損失的,須承擔精神損失費,國家的行為造成公民精神損失,卻不予賠償,這顯然于理不合,不利于建立統一的司法賠償體系。從某種程度上講,國家機關與民事主體權利義務具有一定的對等性,作為賠償主體也本應是平等的,國家毫無理由作為特殊主體凌駕于法律之上,因此國家侵權責任承擔方式與民事侵權責任承擔方式也應在立法和實踐上實現統一。
3、有利于徹底保護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在以人為本的社會,人的尊嚴是最基本的權利,任何機關和個人都沒有權利侵犯,一旦侵犯后則有責任進行賠償。現行《國家賠償法》只針對受害人名譽權和榮譽權的損害作出一定規定,但除此之外的隱私權、信用權、姓名權、肖像權等人身權利卻根本沒有涉及。因此,擴大國家精神損害救濟的范圍,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滿足司法實踐的需要。
4、是對人身自由權、生命健康權法律保障的進一步延伸和完善。國家精神損害賠償就是以支付金錢等物質方式來追求心靈上的平衡。當一些嚴重的精神損害無法用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來救濟的情況下,給予受害人適當的賠償金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其遭受的痛苦,以另一種方式給它提供精神補救,并提高其今后的生活水平,更有利于賠償目的的實現。
5、限制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權力的濫用。從賠償的效果來看,它不僅可以撫慰受害人的心靈,而且意味著對加害人的非難。要求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公務員支付含精神損害賠償金在內的部分國家賠償費用,這種通過物質形式的制裁與監督更富效率。這種經濟上的威脅和制裁不但可以確保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職權,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促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崗位責任制的完善,推動勤政建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工傷鑒定四個月了還沒下來怎么辦
2021-02-13專利轉讓的概述是什么
2020-12-09非撫養方可以頻繁探望子女嗎
2020-11-10我國各省市交通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標準
2021-02-01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失效
2021-02-07農田非法取土如何處罰
2020-12-13商業秘密保密協議怎么寫
2020-11-27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小貨駕駛證實習期能扣分嗎
2021-01-21車輛損失險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18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利益對象是什么
2020-11-13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條款的
2021-02-06保險經紀人過錯行為的責任有哪些
2021-03-17運輸工具保險的險種
2020-12-09城市房屋拆遷補償的方式都有哪些
2021-01-21租房開酒店,如何分割拆遷補償款
2020-11-11二手房拆遷費怎么補
2020-11-282020年非農戶口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
2021-03-15惠陽區城市改造居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10買房預算的6點重點考慮范圍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