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償申請人可以要求國家賠償的情形
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訴訟過程中,違法采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依法應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
國家不予賠償的情況有哪些
行政賠償: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
(三)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刑事賠償: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虛偽供述,或者偽造其他有罪證據被羈押或者被判處刑罰的;
(二)依照刑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不負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
(三)依照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
(四)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的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五)因公民自傷、自殘等故意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
(六)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什么叫國家賠償
國家賠償,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并造成損害,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制度。簡單地說,是指國家為賠償主體所進行的侵權損害賠償活動。這一概念包含了下列四個要點:
1.國家賠償的主體是國家,即國家賠償責任由國家承擔。在現實生活中,具體的國家賠償事務都是由法定的賠償義務機關負責。也就是說,由賠償義務機關代表國家履行賠償義務。
2.國家賠償由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的行為所引起發生的肇因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或錯誤地行使公共權力。
3.國家賠償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實際損害為前提。只有在國家公共權力的行使者對國家公共權力的作用、管理和服務對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人身自由權、生命健康權、財產全等造成實際損害的情況下,才產生國家賠償責任。
4.國家賠償是一項旨在為國家權力相對人提供法律救濟的具體的法律制度。是指建立國家賠償法律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為公共權力侵害公民合法權益提供一條法律上的補救途徑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什么樣情況要國家賠償”。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國家賠償一般產生在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訴訟過程中侵害了他人的人身權利,出現誤判或者其他情況的時候,就會產生國家賠償問題。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大家,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傷殘鑒定程序是怎樣的呢
2021-03-14股東代表訴訟的條件
2021-03-03專利被駁回復審的官費是多少錢
2021-02-03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發回重審的案件能否移送管轄
2020-11-14集資房是什么性質的房
2020-11-11離婚時一方主張財產是個人財產應提供什么樣的證據
2021-02-22房產合同抵押貸款需要房主親自到場嗎
2021-02-28店面押金不退,報警能立案嗎
2020-11-25孕婦超市摔倒應如何處理,孕婦超市摔倒如何認定責任
2021-03-05房子解押和過戶可以同時進行嗎
2021-01-03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如何理解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一致準則有哪些
2021-01-30單位不出具書面辭退證明,勞動者如何維權
2020-11-22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數據倉庫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家庭財產保險對哪些情況的財產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08買車險小心免賠保險條款
2020-12-02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