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國家賠償時效
1、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兩年,自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期間不計算在內。賠償請求人在賠償請求時效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賠償請求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2、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給予賠償;逾期不予賠償或者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數額有異議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
3、復議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賠償請求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二、超過國家賠償時效的解決辦法
我國《國家賠償法》第32條第2款規定:“賠償請求人在賠償請求時效的最后6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賠償請求時效期間繼續計算。”這一規定與《民法通則》的規定完全一致。其要點有三:
1、必須在賠償請求時效的最后6個月內,即只有時效期間已經過1年6個月之后,出現法定中止事由,才能形成時效中止。
2、在賠償請求時效的最后6個月內出現的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必須達到使賠償請求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程度。
不可抗力,一般指地震、水災、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在當時條件下,請求人無法預測、抗拒、控制和避免。其他障礙,指請求人突發疾病、意外傷害等造成神志不清至不能行使請求權之程度。
3、造成時效中止的原因消除之日,時效期間應繼續計算,中止前的1年6個月仍應計算在內。
與時效的中止相關聯的,還有時效的中斷和時效的延長兩種情況。時效的中斷,指時效期間進行中,因出現某種法定事由致使以前經過的時效期間無效,該事由消失后,時效期間重新起算。該法定事由有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這些法定事由與國家賠償中的事由不甚一致,因之國家賠償法未規定時效的中斷。但時效的延長則與此不同。時效的延長,是指請求權人在時效期間未行使請求權,也無法定時效中止事由,但經審查認為其不行使請求權有正當理由,根據具體情況對時效期限予以適當延長。
綜合上面的介紹,申請國家賠償超過國家賠償時效可以有三種辦法解決。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申請國家賠償超過國家賠償時效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到期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22借款沒有約定還款期限怎么處理
2020-11-22強拆程序違法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15自己的房子倒了砸死人怎么辦
2021-02-12行政訴訟案件的案由有哪些
2021-01-07土地確權證上只能寫一個名字嗎
2020-12-02入贅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0-12-31認繳期限未屆至股東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2021-02-19商標侵權經銷商有責任嗎
2021-01-21如何處理非機動車交通事故
2020-12-08子女贈予父母的房產可以變更回來嗎
2020-11-30不繼承遺產可以不贍養嗎
2021-02-10裁定移送管轄發生在什么時候
2020-12-16法院協助調查函適用情形
2021-02-28民事發回重審幾次為限
2021-01-15第二次離婚訴狀范本
2020-11-18房屋抵押貸能申請延期嗎
2021-02-02不贍養老人的子女能分撫恤金嗎
2020-11-13股東變更前的債務與新股東有關系嗎
2021-02-14房地產開發用地概念和類型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