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秩序,是用來表示社會有序狀態或動態平衡的社會學范疇。社會秩序在本質上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它既是人類各種社會行為規范實踐的過程,又是實踐的結果。
社會秩序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一定的社會結構的相對穩定,也即所有社會成員都被納入一定社會關系的體系,每一個人都被置于一種確定的社會地位,各成員及各種社會地位之間的關系都被社會明確規定。二是各種社會規范得到正常的遵守和維護。三是把無序和沖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一個社會不可能沒有沖突和無序的現象,但把它們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也是一種社會秩序。在原始社會,社會秩序是通過自發形成的風俗習慣,全體成員自愿維護。在階級社會中,社會秩序則主要是憑借國家權力,通過強制的手段得以維護。
中外思想家很早就注意到了社會秩序問題。中國古代思想家們提出的“治”,就表示社會的有序狀態和社會秩序的維護與鞏固,“亂”則表示社會秩序的破壞和社會的無序狀態。在西方.16世紀英國哲學家霍*斯用社會契約論來解釋社會秩序的起源:獨立的人為擺脫“各自為戰”的混亂狀態,相互締結契約,形成社會秩序。社會學創立之初,社會秩序就是孔-德等人研究的中心問題之一,孔-德也是用一生的時間在尋求走出混亂而建立秩序的途徑。
秩序的存在,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必要前提,秩序構成了人類理想的要素和社會活動的基本目標,它與民主、自由、公正、效率等,成為人類社會所追求的具有同等意義的價值目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秩序甚至是更基本的價值。亨*頓認為:“首要的問題不是自由,而是重建一個合法的公共秩序。很顯然,人類可以無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無秩序而有自由。”由此可見,建立良好的秩序,歷來而且將永遠是任何社會的人們都力圖要達到的目標。
一個秩序良好的理想社會應該是建立在公平、正義基礎上,并能夠充分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社會。和諧社會作為一種生存的理念,是人類共同向往的生活狀態和美好模式。作為社會秩序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治安秩序,在當今中國社會大力構建和諧社會的背景之下,與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有著密切的聯系。《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明確規定了維護社會治安秩序是人民警察的重要任務和職責,公安機關作為治安秩序管理的職能部門,要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社會,需要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穩定是和諧的前提,安居樂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第一要件。公安機關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專門力量,履行維護社會穩定的職責義不容辭,保障人民安居樂業責無旁貸。為此,周*康同志提出了要大力加強公安機關“四個能力”的建設,即提高維護國家安全、駕馭社會治安局勢、處置突發事件和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四個能力。治安秩序管理作為“四個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和標志,只有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才能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秩序和安全保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產抵押可以重復抵押嗎
2020-11-09法律顧問聘用流程有哪些
2021-02-15什么是動產質權
2021-03-15學生做臨時工老板不給錢犯法嗎
2021-01-30因為家庭冷暴力離婚法院會支持嗎
2021-02-08未盡贍養義務有什么后果
2021-02-07社交軟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證據嗎
2021-01-13給保姆費能證明贍養父母嗎
2020-11-12學生借高利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30學生在學校感染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5成都房屋中介租房收費是多少
2021-02-15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違反試用期約定如何賠償
2021-03-17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保險合同違約金有多少
2021-03-26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不買不計免賠的情況
2021-02-09網上投保意外險為什么得不到賠償
2020-12-23再保險公司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