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資不抵債與清償不能有什么區別
支付不能是指企業法人欠缺清償能力,即對于已到清償期限,而且已受清償請求之債務的全部或主要部分,處于全面地、長期地不能清償之財產狀態。
資不抵債是指債務人的全部資產已不足以清償其債務的客觀狀態。它僅以債務人的資產作為考察的依據,而不考慮其信用、技術和勞力等因素,因此,資不抵債并不必然導致清償不能。只有當債務人資不抵債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時,才能構成破產的原因。不過,作為例外,我國《公司法》第196條規定,在公司因解散而清算時,清算組如發現公司財產不足清償債務的,應當立即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破產。由此可見,資不抵債是公司在特定情況下破產的原因。
支付不能作為破產界限應當更多地從公司的外部性出發,而資不抵債作為破產界限應當更多地從公司的內部性出發。前者重在形式,后者重在實質。兩者有機地構成了公司法、破產法中的一對概念。當一個公司逐漸步入將觸及到眾多利益的破產境地時,這一對概念無疑構成了兩個嚴密的監控時點。
二、如何認定資不抵債
我們可以查閱一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一)》。該司法解釋就提到了人民法院在審理企業破產案件時認定“資不抵債”的標準。
實踐中,該標準是“企業的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即債務人的實有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需要注意的是,考察債務人的償還能力僅以實有財產為限,不需要考慮企業信用、償債能力等因素,同時,我們在計算債務數額時,不需要考慮是否到期,即包括已到期及未到期的債務。
更為具體的證據認定,我們可以查閱債務人的資產負債表或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等,如果顯示“資不抵債”,那么一般就可以做出法律上的認定。當然,還存在例外情形,例如債務人賬面資產雖大于負債,但具備以下情形也應當認定其明顯缺乏清償能力:
1、因資金嚴重不足或者財產不能變現等原因,無法清償債務;
2、法定代表人下落不明且無其他人員負責管理財產,無法清償債務;
3、經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無法清償債務;
4、長期虧損且經營扭虧困難,無法清償債務;
5、導致債務人喪失清償能力的其他情形。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我們提供的關于公司資不抵債瀕臨破產的認定條件,只有滿足這些認定條件,法律才會承認其破產,其才會享有破產的相關權益。希望任何的公司的管理層都能慎重對待公司的破產的問題,畢竟是關乎利益問題。若您對此還有疑問,歡迎咨詢我們的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務員去世后撫恤金發放有時間規定嗎
2021-01-01建筑工程疫情如何索賠
2020-11-08違約金是否包含定金
2021-02-15孤老的監護人如何指定
2021-02-06未婚同居多久算事實婚姻
2021-03-10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教師公寓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09人身意外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2-30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輕微傷保險公司賠付還要額外賠付嗎
2021-01-05保險理賠修理費可以申請保全嗎
2021-03-25什么是自留保費
2021-01-18什么是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2-01承包的魚塘遇征收,承租人可以獲得補償嗎
2020-12-17農村征地時拆遷方有哪些最常見的不規范行為
2021-01-20國家公房拆遷如何補償
2020-11-24北京市宅基地房屋拆遷補償規則
2021-03-23拆遷獎勵夠高,協議就一定能簽嗎
2020-12-07待動遷房是什么,購買待動遷房的好處
2021-02-04國家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