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處罰法證據的保全形式有哪些
治安管理處罰法對證據保全并沒有規定,證據保全的法律規定是民事訴訟法和民訴法證據的或干規定中有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四條之規定: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訴訟參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證據保全,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采取保全措施。待保全的事實材料應當是能夠證明案件有關事實的材料,具有毀損、滅失,或以后難以取得的可能性,并且待保全的證據材料無法向法院提交。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人民法院對于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案件,可以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作出財產保全的裁定;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采取財產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后,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采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依照《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后果。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并經人民法院認可。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30日,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
三種形式
在《公證制度》中把中國證據的保全分為三種形式:
其一,準訴訟中證據的保全,是指在提起訴訟以前,人民法院應當事人的請求而為的證據保全;
其二,訴訟中的證據保全即訴訟參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證據保全,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采取保全措施;
其三,訴訟外的證據保全,即公證處應利害關系人的申請,采取保全措施,將證據固定并保存下來。不難理解,在強式職權主義的主導下,強調法院依職權行使公權利為主,那么,證據保全公證充其量是為輔。因為公證不具有強制執行保全措施,如查封等。但是,如果在立法上奉行民事權利基礎主義,則完全可以將證據保全公證作為保全制度的首選,法院依職權的主動保全作為補充。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是治安處罰法,并沒有對于證據進行保全的規定,證據保全可以有三種方式,可以是在訴訟之前由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證據保全。也可以是由人民法院主動采取保全措施。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鑒定申請后多久通知做鑒定
2021-02-22行政訴訟法發展了幾年
2021-01-23交通事故逃逸一般怎么處理
2021-02-26財產繼承遺囑模板
2020-11-18失能老人怎么照顧贍養
2021-02-06如何申請越級強制執行
2021-03-23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銷售折扣合同中是否要約定折扣率
2020-12-29離職后公司扣款合法嗎
2021-02-10老人在商場摔傷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2020-11-22二手房過戶撤銷時間怎么規定
2020-11-302.5天彈性假怎么休,加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3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如何認定事故理賠費
2020-11-29超載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