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對租房擾民如何處理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出租房噪聲擾民的,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后,要進行調查,確實有擾民行為的,可以給予警告、限期改正、罰款等的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防治法》
第四十六條
使用家用電器、樂器或者進行其他家庭室內娛樂活動時,應當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噪聲污染。
第五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并處罰款:
(一)在城市市區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
(二)違反當地公安機關的規定,在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產生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過大音量的;
(三)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條和第四十七條規定采取措施,從家庭室內發出嚴重干擾周圍居民生活的環境噪聲的。
房屋租賃糾紛處理方法
(1)調解。它是指在第三者的主持下,出租承租雙方當事人經過自愿協商,排除爭端,達成和解的一種方法和活動。我國在基層群眾性組織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都設立了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民間糾紛的調解處理,調解特別適用對某些界限不清的事實、責任含糊不究的租賃糾紛,租賃雙方就近清調委會調解通過調解,糾紛雙方,互諒互讓,以達到既解決糾紛又不傷和氣的目的。
(2)仲裁。仲裁是一種準司法活動。《仲裁法》第2條內容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這里的“臺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包括公民個人之間的房屋租賃糾紛等。房屋租賃糾紛發生后,公民可以根據條款或仲裁提請仲裁機構居中判明事實,分清責任,依法做出仲裁裁決,解決房糾紛。仲裁具有“公正及時,程序簡便,專家斷案,依裁終局”的優勢,可以使當事人避免陷入于官司的曠日持久的糾纏和身心疲憊的針鋒相對之日,是一種比較受推崇的爭端解決機制。
(3)訴訟。有些租賃糾紛不愿意調解或不服調解,又沒有達成仲裁協議的,當事人可以將房室租售糾紛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通過法院的訴訟活動而做出的判決的強制力要遠遠大于調解和仲裁。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出租房噪聲擾民的,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后,要進行調查,確實有擾民行為的,可以給予警告、限期改正、罰款等的處罰。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協議上有簽字按手印就具有法律效力了嗎
2021-01-22外國投資者可以投資負面清單中禁止領域嗎
2021-01-07著作知識產權年限多久
2021-01-14夫妻財產約定效力的相關規定
2021-02-10探望權如何中止
2020-11-20家暴離婚起訴書
2021-03-24婚姻關系如何順利解除
2020-11-12房產抵押注銷后還能調取嗎
2021-01-16繼承權按照哪些序依次行使
2020-12-30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勞動合同續簽申請書模板是什么
2020-12-10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人壽保險理賠有什么步驟,及需要準備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27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飛機延誤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8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合同上市怎樣的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