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依據
先行登記保存是《行政強制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先行登記保存,并應當在七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在此期間,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不得銷毀或者轉移證據”設定的行政處罰案件調查程序中的一種執法手段,其強制性較為有限,主要用于調查的起始階段,目的是便于行政機關保全證據并確定是否立案調查,不具有可訴性。
行政強制措施是由《行政強制法》所規定的,由法律、法規設定的“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為制止違法行為、防止證據損毀、避免危害發生、控制危險擴大等情形,依法對公民的人身自由實施暫時性限制,或者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物實施暫時性控制的行為”。除“防止證據損毀”與先行登記保存近似外,其適用更為廣泛。它是行政機關直接作用于當事人人身自由或財物上的強制力,是具體行政行為,具有可訴性。
對物權的影響
先行登記保存是基于職權主義對當事人的權利進行一定限制,當事人在七日內予以配合、容忍,以保障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按照《行政處罰法》“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不得銷毀或者轉移證據”的規定,先行登記保存時作為證據的物品、材料等并未發生物權的轉移,僅是對其處分權進行限制,即禁止“銷毀”、“轉移”。根據對文義的理解,先行登記保存的證據并不由行政機關保管,原則上應由當事人保管,當該證據被其他有關人員占有時由該占有人保管。也就是說,在七日期間內無論是由誰占有的該證據,都應當使該證據保持先行登記保存時的狀態,不得使該證據發生占有的轉移或滅失。
采取行政強制措施查封、扣押的當事人的財物,在查封、扣押期間臨時的具有公共財產的性質,是由行政機關保管或者委托第三人保管,因此占有發生了轉移,查封、扣押的財物不可能再由當事人掌握或者保管。
與證據的關系
先行登記保存是法律為保障調查順利進行而設置的一種調查手段,重在以“登記”的形式對證據進行“保存”,其適用對象是“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證據,實踐中主要針對物證、書證兩類。證據是證明案件事實的依據,一切有助于證明案件真實的材料都有可能成為案件證據,涉案物品可以成為《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一條所列的“物證”,因此涉案物品作為證據時也可以成為先行登記保存的對象。但是,將大量的涉案物品作為“物證”進行先行登記保存過于牽強,因為先行登記保存針對的是證據而不是財物。對于作為物證的物品可以采取如現場筆錄、視聽資料、登記造冊并經當事人確認等多種方式進行固定。執法人員應當根據案情作出裁量,當涉案物品作為財物的價值大于作為證據的價值,或者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補強該證據時,就不能以“證據”的名義行查封、扣押之實,否則有濫用行政權力之嫌。
后處理
《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七條“應當在七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的規定,未進一步對“處理決定”的后處理情況進行明確,因此導致出不同的理解。有觀點認為立案調查即是行政機關作出的“處理決定”,一旦作出此種決定后就萬事大吉、符合了《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實際上,此種觀點一方面是先入為主的認為行政機關只要履行了“作出處理決定”的形式就可以無限期限制當事人的物權,實則無視了“處理決定”應有的實質內容。二方面是斷章取義地對法律條文進行取舍,丟掉了當事人可以對“在此期間,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不得銷毀或者轉移證據”作出的解讀。其實對行政機關而言,“法無授權即禁止”,《行政處罰法》只授予了行政機關7日的先行登記保存時間,超出該期限則無權限;對當事人而言,“法無禁止即允許”,法律規定“在此期間,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不得銷毀或者轉移證據”,對于當事人就是除開此期間,可以銷毀或者轉移證據。另外,即使是對當事人財物或證據的控制,先行登記保存的強度明顯是弱于查封、扣押的行政強制措施的,查封扣押僅有三十日期限,“舉其重以明輕”,先行登記保存不可能超越查封扣押的強度和期限,更不可能無限期的控制當事人的財物直至“沒收”。
對“處理決定”的理解,應從調查程序及涉案物品兩方面入手。調查程序分為應當立案、不予立案兩種,對物品的處理,可以參照《行政強制法》第二十七條“對違法事實清楚,依法應當沒收的非法財物予以沒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銷毀的,依法銷毀;應當解除查封、扣押的,作出解除查封、扣押的決定”的規定進行體系解釋:對違法事實清楚,需要立案調查并且需要對先行登記保存的證據繼續掌控的,應當采取行政強制措施,依法將先行登記保存的證據轉為查封或者扣押;對不需要立案調查,或者不需要繼續控制該證據的,應當在七日期限內及時解除先行登記保存,超過期限的,應視為自行解除先行登記保存。
從以上的資料可以看出來先行登記并不是行政強制法中的一項,不能把兩者混為一天,他就是行政處罰法的一種單獨設定的手段,所以我們在行動之前先要了解到相關知識,不要去當一個法盲,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在網上找到的相關知識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評殘之后續治療誤工費如何計算
2021-02-05外貿公司變更注冊資本增資流程是什么
2021-03-20質押股權孳息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1-02-08反擔保幾天可以解除
2021-03-18海事法院是否受理買賣合同糾紛
2021-01-13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24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什么是家庭暴力如何嚴厲打擊對婦女實施的家庭暴力行為
2020-12-24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意外險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16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如何理解
2021-02-05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未超合理范圍保險應理賠嗎
2021-01-23購買車險中商業車險怎么計算
2020-12-05互聯網保險渠道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26買保險法律怎么保護
2020-12-19“城中村”改造的拆遷安置補償款怎么計算及其流程是什么
2021-01-07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