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獨資企業轉讓后原擔保債務應由誰來承擔
1.個人獨資企業具有相對獨立的民事主體地位。個人獨資企業屬于民事訴訟法上的“其他組織”,具有訴訟主體地位。根據個人獨資企業法第十四條第三款的規定,個人獨資企業可以承擔民事責任。根據個人獨資企業法的相關規定,個人獨資企業有自己的名稱、固定的經營場所、必要的從業人員,并以自己的名義對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故個人獨資企業具有相對獨立的民事主體地位。
2.個人獨資企業變更投資人不影響企業的民事主體資格。個人獨資企業法規定的個人獨資企業解散的情形包括:投資人決定解散;投資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無繼承人或者繼承人決定放棄繼承;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投資人變更不屬于個人獨資企業解散的情形,且個人獨資企業的轉讓行為并不是單純的財產所有權的轉移,更涉及到企業經營權的轉移,這種轉移的過程表現為原投資人的退出和新投資人的加入。相對于個人獨資企業來說,企業經營權從原投資人手中轉移到新投資人手中,并不影響該企業的民事主體資格。故個人獨資企業依法轉讓后,該個人獨資企業的民事主體資格依舊延續。
3.投資人之間對債務承擔的內部約定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因個人獨資企業轉讓時的約定只對原投資人和現投資人具有約束力,不具有對抗善意第三人的法律效力,加之個人獨資企業所具有的民事主體資格的延續性,該企業以其財產對其轉讓前的債務承擔責任的義務就不得免除。故本案中,甲賓館仍應對被告陸某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
4.個人獨資企業在其財產范圍內對債務承擔責任。根據個人獨資企業法第三十一條之規定,個人獨資企業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投資人應當以其個人的其他財產予以清償。可見,個人獨資企業在債務承擔上也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其具有一定的債務承擔能力,且只在企業的財產范圍內承擔清償責任。根據民法的基本理論,擔保債務也是債的一種,是以主債的存在為前提的,故個人獨資企業對其擔保債務應在財產范圍內承擔擔保責任。
在今天有很多個人或者企業,在沒有完全考慮清楚或者不清楚擔保人的義務與責任的情況下,盲目簽署了擔保協議,為他人的債務提供了擔保,而被擔保的債務人可能信用不良,可能是老賴,那么作為擔保人,往往在成為民事訴訟的被告后,還要承擔代替債務人償還款項的義務人,最后免不了去法庭走一遭。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還是多多建議咨詢相關專業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維護榮譽權
2020-12-08涉外離婚子女撫養權如何確定歸屬
2021-02-15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具備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兼并重組的債務包括什么
2020-12-05在法律中什么叫播放權
2020-11-29定金和訂金區別,哪個可以退
2021-01-28合伙企業可以適用破產法嗎
2020-12-17取保候審期間是否停職
2021-01-27婚姻關系可以通過什么途徑解除
2021-01-28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自動順延的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15學生在校住宿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3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公司員工調動崗位需要哪些流程
2021-01-16勞務工試用期不給工資是否違法
2021-01-30員工工傷身亡家屬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2-15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用理賠
2021-01-27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