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可從事執業活動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如果從事醫療活動的,構成非法行醫。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行醫師法》
第十三條 國家實行醫師執業注冊制度。
取得醫師資格的,可以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注冊。
除有本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受理申請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準予注冊,并發給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統一印制的醫師執業證書。
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可以為本機構中的醫師集體辦理注冊手續。
第十四條 醫師經注冊后,可以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執業,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業務。
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
醫療損害和醫療事故的區別是什么
1、加害人不同。因為,醫療事故的加害人只能是合法的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而醫療損害可以是任何醫療單位或者個人。
2、兩者造成的損害后果不同。醫療事故的損害后果直接指向的是患者的生命健康權,附帶財產權損害。而醫療損害的損害后果,則包括患者生命健康權在內的其他人身權和財產權的損害。
盡管《條例》規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的“人身損害”,但這個“人身”與醫療損害侵害患者的“人身”,乃至《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中的“人身”,絕不是同一個概念。前一個的“人身”損害不過是后兩個“人身”損害的一部分,也就是說,醫療事故是醫療損害的一種類型。
3、兩者加害人主觀過錯的表現形態不同。醫療事故加害人的主觀表現形態是過失,而醫療損害加害人的主觀表現形態可以是過失,也可以是故意。
醫療損害的外延明顯大于醫療事故,是“屬”概念,二者構成“真包含關系”。由此可以看出,醫療事故是一種醫療損害,與醫療損害具有相同的屬性和內在的聯系,不應當將它們完全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不應該認為它們是毫不相干的兩回事。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如果從事醫療活動的,構成非法行醫。如果讀者在遇見其他問題,可以來律霸網找專業的律師團隊,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習期沒有結束如何簽正式合同
2021-01-28標準專利權人是否可以尋求禁令救濟
2020-11-13專利轉讓的概述是什么
2020-12-09房產抵押擔保協議
2020-12-17車輛記分周期是按年檢時間算嗎
2021-02-27放棄贍養是否可以免除贍養義務
2021-01-26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據什么判定責任歸誰
2020-11-30夫妻共同財產可以贈送給親人嗎
2021-03-22離婚起訴書要提交幾份
2021-02-17老年人無兒無女財產的第一繼承人是誰
2020-12-08雇傭關系雇主怎樣免責
2020-12-28怎么確認勞動關系
2021-01-10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員工調崗調薪該如何操作
2021-01-19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小區綠化“縮水”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01能要回給妻子的彩禮嗎?
2020-11-26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重復保險是什么
2021-01-18法律認可的保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