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2012年8月萬某欠李某8萬元,2013年2月李某到萬某家催討欠款,萬某不在家,萬某的父親萬某保在家。經過協商,李某與萬某保雙方簽訂了一份還款協議書,協議中約定萬某保分三次歸還萬某欠李某的8萬元,事后雙方均未告知萬某,也未取得萬某的同意。后由于萬某保未按照協議還款,李某遂將萬某和萬某保一起起訴至法院,要求兩被告共同歸還欠款。雙方對被告萬某保與李某之間的協議是否有效,萬某保是否應當還款產生分歧。
[法律解讀]
萬某保與李某的還款協議有效,但是可以撤銷,且萬某保在撤銷后可以不承擔還款責任。理由如下:
我國法律雖然對債務加入行為沒有規定,但從本案來看,萬某保與李某簽訂的還款協議,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且該協議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應認為是有效法律行為。萬某保與李某之間簽訂的協議,從內容看屬于沒有對價關系的合同,即萬某保只有還款的義務沒有權利,而李某只有接受還款的權利而沒有義務。萬某保自愿替萬某還款的行為,實質上是一種對萬某的贈與行為,只是表現形式上有所不同;實際上債務人萬某未必愿意接受這種第三人的贈與。既然萬某保與李某簽訂的協議屬于無償法律行為,那么其效力也應該參照贈與合同的規定。《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那么本案中,萬某保在替萬某還款之前,也應該可以撤銷該協議。因為即使萬某保撤銷了還款協議,對李某與萬某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也不產生影響。第三人在債務加入合同中承擔的更多是應該是一種道德義務,當然在債務加入行為撤銷之前,則還是應該按照協議履行。另一方面,債務人可能不愿意第三人替其還款,而希望由其自己來履行債務。因此在債務人事后反對第三人加入債務時,也應允許第三人撤銷其與債權人之間的債務加入行為。況且,第三人與債權人簽訂債務加入協議,可能造成債務人與第三人重復履行的情況出現。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萬某保與李某簽訂的還款協議應該是一種可撤銷的合同,因此萬某保也可以撤銷其還款的義務。合同撤銷以后,對于李某因與萬某保簽訂還款協議造成的損失,可以要求萬某保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租人優先購買權被侵犯后應怎么尋求救濟
2020-12-20公益崗會被辭退嗎
2021-01-21企業違反什么工會可以依法要求誰承擔責任
2021-01-02如何解除反擔保
2021-01-11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0-11-19欠條、借條和收條的法律效力
2020-11-08什么是探望權,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怎么執行
2021-01-22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房屋合同簽好可以換嗎
2020-12-29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工作多久勞動合同自然成立
2020-11-26勞務合同可以進行競業限制嗎
2020-12-16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車禍理賠多少錢合理
2021-02-19交警出的事故認定書保險公司駁回了怎么辦
2021-02-11對強制保險的思考
2020-12-17失能
2021-01-25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有效嗎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