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立分公司需提交什么材料
1、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分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書》(公司加蓋公章);
2、公司簽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證明》(公司加蓋公章)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身份證復印件(本人簽字),應標明具體委托事項、被委托人的權限、委托期限;
3、公司章程(法定代表人簽署);
4、公司營業執照副本的復印件;
5、分公司營業場所使用證明:自有房產提交產權證復印件;租賃房屋提交租賃協議原件或復印件以及出租方的產權證復印件;未取得房產證的,提交房地產管理部門的證明或者購房合同及房屋銷售許可證復印件;出租方為賓館、飯店的,提交賓館、飯店的營業執照復印件。
6、公司出具的分公司負責人的任職文件及身份證復印件;
7、分公司申請登記的經營范圍中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規定必須在登記前報經批準的項目,提交有關部門的批準文件或者許可證書復印件或許可證明;分公司的經營范圍不得超出公司的經營范圍。
8、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規定設立分公司必須報經批準的,提交有關批準文件或者許可證書復印件;以上各項未注明提交復印件的,應當提交原件;提交復印件的,均應由公司加蓋公章并署明與原件一致。
二、分公司設立的程序是怎樣的
第一步:申請人持相關材料向市政務服務中心工商局窗口提出申請,經受理審查員初審通過,開具《受理通知書》或者《申請材料接收單》;不符合受理條件的,在當場或者5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告知申請人應當補正的全部材料(出具告知單)。
第二步:對申請人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當場作出是否準予登記的決定并出具《登記決定通知書》;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進行核實的,出具《企業登記材料需要核實事項告知書》,在10個工作日內作出核準或者駁回申請的決定。
第三步:在5個工作日后(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需核實的除外),申請人可以憑《登記決定通知書》到發照窗口領取《營業執照》。
三、總公司和分公司債務如何承擔
總公司作為法人,具有企業法人資格,分公司一般不具有法人資格,兩者之間的區別及債務如何承擔如下:
1、企業法人無力償還債務時,卻可以其不具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財產清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企業法人無力償還債務時,可否執行其分支機構財產問題的復函》(1991年4月2日法<經>函[1991]38號)明確答復,企業法人的經營活動由其分支機構的經營行為具體體現,分支機構經營管理的財產是企業法人經營管理的財產或者屬企業法人所有的財產,仍為企業法人對外承擔民事責任的物質基礎。對企業法人的債務可以裁定由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負責償還。
2、不具法人資格的企業法人分支機構的債務,由企業法人負擔。
(1)《公司法》第14條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07條規定;“不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以自己的名義對外簽訂保證合同,一般應當認定無效。但因此產生的財產責任,分支機構如有償付能力的,應當自行承擔;如無償付能力的,由企業法人負擔。”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不具備法人資格的企業分支機構作為經營合同一方當事人的保證人,其保證合同是否有效及發生糾紛時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1988年3月24日)答復:此種情況應認定保證合同無效。“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如無代為履行或者代償能力,在有關保證責任的訴訟中應將該企業法人列為訴訟當事人,并承擔保證人應承擔的民事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問題進行的解答,成立分公司需提交的材料包括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分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書、公司章程、公司營業執照副本的復印件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男女雙方簽訂的承諾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08土地劃撥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06定金不能超過合同總價多少
2020-12-23農民工工傷賠償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3法定管轄分為哪幾種,裁定管轄有哪些
2021-03-11民法宣告失蹤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13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能抵押嗎
2020-12-10集資房是什么性質的房
2020-11-11陽臺使用權歸誰
2021-03-04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合同債權作為質押標的一般有哪些條件
2021-02-01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公司正常清算人員如何處理
2021-02-21勞動者違約離職應賠償哪些損失
2020-11-11未轉移所有權的機動車發生事故由誰賠償
2021-03-15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某服飾公司訴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糾紛
2021-02-26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企業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哪些勞動用工風險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