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人員供養是什么意思
特困人員供養是指國家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進行供養。
《社會救助暫行辦法》
第十四條?國家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給予特困人員供養。
第十五條?特困人員供養的內容包括:
(一)提供基本生活條件;
(二)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給予照料;
(三)提供疾病治療;
(四)辦理喪葬事宜。
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確定、公布。
特困人員供養應當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孤兒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相銜接。
社會救助基金的作用
其一,可以保障居民的基本生存和發展權利。生存權和發展權是現代社會公民的基本權利。在現代社會,尤其是在經濟、社會轉型期,總體上造成貧困的原因是社會因素大于個人因素,因而對于國家和社會來說,社會救助是其不容推卸的責任。建立社會救助基金,則有助于避免陷入貧困的人在貧困中越陷越深,保障其生存與發展的基本需要。
其二,建立社會救助基金,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市場經濟追求效率和財富,強調優勝劣汰,它在本質上對強勢群體有利,不能自發地保護弱者。而社會變革和社會轉型的成本代價可能由部分人所承擔,因此,政府和社會有責任關注和保護他們。政府和社會通過建立社會救助基金,將部分國民收入再分配給貧困者,為市場機制的高效、平穩運行提供一個合理、公平的基礎。
其三,有利于實現社會的穩定。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安排的目的是在效率和公平之間尋求適度平衡。當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會通過對社會財富的二次、三次分配來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社會救助的現代價值觀念是在解決社會救助權利與義務關系的基礎上確立的,其核心是"困難群眾有要求和接受社會救助的權利"。通過建立社會救助基金,解決困難群眾面臨的生存風險,則有利于維護安定團結,實現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特困人員供養是指國家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進行供養。如果讀者在遇見其他問題,可以來律霸網找專業的律師團隊,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06農村戶口如何進行損害賠償
2021-01-07公司章程與公司法規定不一致時應依哪個為準
2020-11-23辭職了老板拖工資怎么辦
2020-12-01給了贍養費能分到遺產嗎
2020-11-27仲裁委裁決下來養老,單位仍然不給怎么辦
2021-03-22保姆續約要交中介費嗎
2021-02-10離婚時房子如何分割,離婚公租房怎么分割?
2021-03-07被告如何申請房屋保全
2021-01-21房產證已過戶十年現在有效嗎
2021-02-13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
2021-03-11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加快發展出口產品責任險的對策
2021-01-02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婚內買保險的受益人可以是外人嗎
2021-02-04保險合同冒名掛失是詐騙嗎
2020-12-27保險理賠中近因原則是什么
2021-01-02影響土地流轉價格的原因在哪里
2020-11-22拆遷房如何辦理房產證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