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人員供養是什么意思
特困人員供養是指國家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進行供養。
《社會救助暫行辦法》
第十四條?國家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給予特困人員供養。
第十五條?特困人員供養的內容包括:
(一)提供基本生活條件;
(二)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給予照料;
(三)提供疾病治療;
(四)辦理喪葬事宜。
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確定、公布。
特困人員供養應當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孤兒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相銜接。
社會救助基金的作用
其一,可以保障居民的基本生存和發展權利。生存權和發展權是現代社會公民的基本權利。在現代社會,尤其是在經濟、社會轉型期,總體上造成貧困的原因是社會因素大于個人因素,因而對于國家和社會來說,社會救助是其不容推卸的責任。建立社會救助基金,則有助于避免陷入貧困的人在貧困中越陷越深,保障其生存與發展的基本需要。
其二,建立社會救助基金,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市場經濟追求效率和財富,強調優勝劣汰,它在本質上對強勢群體有利,不能自發地保護弱者。而社會變革和社會轉型的成本代價可能由部分人所承擔,因此,政府和社會有責任關注和保護他們。政府和社會通過建立社會救助基金,將部分國民收入再分配給貧困者,為市場機制的高效、平穩運行提供一個合理、公平的基礎。
其三,有利于實現社會的穩定。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安排的目的是在效率和公平之間尋求適度平衡。當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會通過對社會財富的二次、三次分配來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社會救助的現代價值觀念是在解決社會救助權利與義務關系的基礎上確立的,其核心是"困難群眾有要求和接受社會救助的權利"。通過建立社會救助基金,解決困難群眾面臨的生存風險,則有利于維護安定團結,實現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特困人員供養是指國家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進行供養。如果讀者在遇見其他問題,可以來律霸網找專業的律師團隊,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
2021-03-17交通事故訴訟證據一覽表
2021-01-02征地補償規定有哪些呢
2020-12-08離婚訴訟的二審程序
2021-03-05最新輕傷鑒定標準
2021-02-05單位是否有權收回員工集資房
2020-11-30如何辦理執行案款提存手續
2021-01-11合同法履行時間適當是指多久
2020-11-22校園欺凌會被開除嗎
2021-01-15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職工連續工作滿多久可以帶薪休假
2021-03-13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自殺案首判中會出現什么問題
2021-03-15意外險車禍賠付多少錢
2020-11-15保險的特點都有哪些
2021-02-13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填寫理賠申請單時把姓名中間一個字寫錯了,保險公司會理陪嗎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