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催告程序。
行政機關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前,應當事先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
催告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并載明下列事項:履行義務的期限;履行義務的方式;涉及金錢給付的,應當標注明確的給付金額和給付方式;當事人依法享有的陳述權和申辯權。催告書應當直接送達當事人。當事人拒絕接收或者無法直接送達當事人的,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送達。
當事人收到催告書后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應當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進行記錄、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采納。在催告期間,對有證據證明有轉移或者隱匿財物跡象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立即強制執行的決定。
2.作出強制執行決定。
經過催告程序,當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決定,且無正當理由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強制執行決定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并載明下列事項: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強制執行的理由和依據;強制執行的方式和時間;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行政機關的名稱、印章和日期。
行政強制執行決定書的送達與催告書的送達要求基本相同。
3.實施行政強制執行。
行政機關可以在不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情況下,與當事人達成執行協議。執行協議可以約定分階段履行。當事人采取補救措施的,可以減免加處的罰款或者滯納金。當事人不履行執行協議的,行政機關應當恢復強制執行。
行政機關不得在夜間或者法定節假日實施行政強制執行,情況緊急除外。行政機關不得對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電、供熱、供燃氣等方式迫使當事人履行相關行政決定。
4.中止執行。
根據《行政強制法》的規定,有以下情形的,應當中止強制執行:當事人履行行政決定確有困難或者暫無履行能力的;第三人對執行標的主張權利,確有理由的;執行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且中止執行不損害公共利益的;行政機關認為需要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執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機關應當恢復執行。對沒有明顯社會危害,當事人確無能力履行,中止執行滿3年未恢復執行的,行政機關不再執行。
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3個月內,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鑒定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11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期限有哪些
2020-12-26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規定
2020-11-15行政處罰下達多長時間需交罰款
2021-03-26開支票日期怎么寫
2020-12-05勞動合同模板的內容是如何的
2021-02-17婚內財產歸屬協議書
2021-01-13離婚拆遷糾紛如何預防
2021-01-21父母離異后誰是監護人
2020-11-20法律上的離婚保護措施有哪些
2021-03-15事實婚姻如何起訴離婚
2021-03-10治安拘留會記入戶籍嗎
2021-03-11買房購房合同霸王條款有哪些情況可以維權
2020-11-20怎么約定商業秘密
2021-03-05工傷事故調解與實際不符的還能起訴嗎
2020-12-10勞務派遣員工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
2020-11-13投資保險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2021-01-24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保險合同的成立條件包括有哪些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