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責任與無因管理的競合
從民法上看,競合是指由于某種法律事實的出現而導致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權利產生,并使這些權利之間發生沖突的現象。責任競合是指包括規范競合和民事責任競合,由于規范競合包括發生在不同的法律領域,既構成刑事責任又成立民事責任的情況,以及發生在同一領域而導致多種民事責任或者責任方式的成立,形成民事聚合的情況。民事責任競合指的是同一違法行為雖然符合多種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可以成立幾種民事責任,但受害人只能選擇其中之一而請求,這不同于民事聚合中受害人可以向行為人請求多種并存的民事責任。民事責任競合在實踐中最常見的就是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就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競合而言,是指一個違反民事義務的行為同時符合違約行為的要件和侵權行為的要件,從而導致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一并產生,且基于一個不法行為產生的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相互交叉重疊的法律現象。在解釋兩者產生競合的原因之前有必要對“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兩者進行概念的區分。
侵權責任,是指行為人因其侵權行為而依法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其特征如下:第一,侵權責任是因違反法律規定的義務而應承擔的法律后果。需要強調的是違反法律規定的義務才構成侵權責任,違反當事人自行約定的義務則構成違約責任;第二,侵權責任以侵權行為的存在為前提。這個命題存在的前提是沒有免責事由的出現,并且該命題的反命題即“有侵權責任就一定有侵權行為”也是成立的;第三,侵權責任的方式具有法定性。侵權責任的方式以及具體內容都有法律的明文規定,這與“違約責任”的約定性是不同的;第四,侵權責任形式具有多樣性。侵權責任主要體現為財產責任,但不限于財產責任。《民法通則》第134條中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不僅有“返還財產”、“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的財產責任形式,也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的非財產責任形式;第五,侵權責任具有優先性。《侵權責任法》第4條規定,“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違約責任,是指因違反合同約定的義務或者違反合同法規定的義務而產生的責任,與侵權責任一樣同屬于民事責任之中。
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責任公司的分公司分立程序
2021-03-12網絡仲裁對網貸有用嗎
2020-12-22商標侵權行為有哪些
2020-12-04按份共有房產證如何辦理贈與手續
2021-01-07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實習期記滿12分該怎么辦
2021-01-042020年被隔離算工資嗎
2021-01-09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比例再保險經營方面的條款有什么
2021-03-07在責任保險中保險合同的賠償要件是什么
2020-12-21欺騙誘導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1-01-18無交通事故現場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2-09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四條是怎樣的
2020-12-26土地轉讓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28土地流轉有哪些好處
2020-11-19公租房拆遷怎么補償,拆遷補償款如何確定
2020-12-20如何認定被拆遷人的主體資格
2020-12-25如何結轉房地產企業的成本
2021-03-20房屋拆遷補充協議怎么寫
2021-03-18在拆遷中拆遷戶需要了解哪些拆遷文件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