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因管理的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九十三條【無因管理】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二十一條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的人,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由此支出的必要費用。
無因管理的法律意義
首先,倡揚和肯定社會互助的道德追求。沒有法律上的義務或者約定的義務,管理人為本人管理事務,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干預本人私人事務,是一種侵權行為。但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是彼此相依的,需要互相幫助。因此,法律一方面需要維護“干涉他人之事為違法”的原則,一方面又要在一定條件下,倡揚和肯定人類互助精神,追社會之和諧,從而設定無因管理制度,規范人們行為。
其次,無因管理制度經濟上的意義。無因管理,是因本人的利益可能要遭受侵害或損毀時,管理人在沒有法定或者約定義務的前提下而實施的管理行為。管理人的管理行為,不僅可以避免本人的利益遭受損失,同時可以使社會整體利益免受損失,具有經濟意義。再次,確認無因管理的合法性。管理人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而為本人管理事務,利于本人,成立無因管理,管理人與本人間產生法定之債,確認了管理人的管理行為的合法性,排除了管理人行為的侵權性,具有違法阻卻的法律效果。
最后,體現了公平正義的法律精神。無因管理制度規定了管理人與本人的法律關系是法定之債的關系,管理人因管理行為而支出的必要費用,有權向本人請求償還。在管理過程中,管理人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本人的利益而進行管理,有時往往要支出一些必要的費用,甚至管理人要遭受經濟上的損失。如果這些費用或者損失得不到一定的補償,讓“英雄既流血又流淚”,不能形成權利義務的對等,體現不了公平性。
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這一規定在我國民法上確立了無因管理制度,是實踐中處理無因管理糾紛的基本依據。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行拆除屬于什么行為
2021-01-15地役權有哪些特征有哪些
2021-02-11個人之間借款怎樣辦理房產抵押
2021-01-16投資人與合伙人的區別
2021-01-18老人的贍養費標準
2020-11-18案件重審可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1-20因丈夫婚外戀訴離婚,妻子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2021-02-11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車險理賠7個月沒結果
2021-01-20保險合同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3-16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2021-03-17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
2021-02-24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有幾種
2021-01-19鹽城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15如何認定拆遷安置已經完成
2020-11-10拆遷維權專業律師怎么選擇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