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滯納金為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的0.05%計算,最低5元人民幣或1美元。
計算公式為:滯納金=(最低還款額-截止到期還款日已還款額)×0.05%
如稅收征收管理法規定:納稅人未按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另外《水資源費征收辦法》中也有類似的規定。因為滯納金這一概念是屬行政法規的范疇,因此,在民商事裁判文書中涉及民事責任的承擔時是不應該使用的。
法律規定:
《行政強制法》第四十五條規定:“行政機關依法作出金錢給付義務的行政決定,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的標準應當告知當事人。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的數額不得超出金錢給付義務的數額。”
《行政強制法》第四十五條是關于罰款和滯納金的規定。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屬于行政強制執行中的執行罰。執行罰是行政強制執行機關對拒不履行原行政決定所確定的金錢給付義務的行政相對人,課以新的金錢給付義務,以迫使其履行原行政決定所確定的金錢給付義務的間接強制執行措施。
執行罰與行政處罰中的罰款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即二者都是以行政違法為前提,都是對行政相對人課以一定的金錢給付義務。但是,二者在性質和功能上有著原則性的區別。第一,執行罰的目的不是對義務主體進行金錢處罰,而是通過罰繳一定數量的金額,促使義務主體履行其應履行卻尚未履行的義務;罰款是對已經發生的行政違法行為給予金錢制裁。第二,執行罰可以針對同一事項反復適用,而罰款則必須遵循“一事不再罰”的原則。
根據《行政強制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應當滿足5個方面的要求:
第一,依據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行政相對人必須負有一定數額的金錢給付義務,包括稅收、行政事業性收費、行政罰款等以給付金錢為內容的義務。例如《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再如,根據《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相對人逾期不繳納罰款的,行政機關可以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
第二,行政相對人逾期沒有履行金錢給付義務。這里的“逾期”應當理解為超過行政決定所確定的金錢給付義務的履行期限。例如,稅收滯納金從稅務機關確定的稅后繳納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行政處罰罰款的滯納金從行政機關確定的罰款繳納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如果行政相對人在行政決定所確定的期限內履行了相應的義務,則無須也不應再對行政相對人加處罰款或實施強制執行。
第三,罰款或滯納金的數額或標準必須由法律、法規明文作出規定。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是通過課以行政相對人新的金錢給付義務,迫使行政相對人履行原行政決定確定的基礎義務,會加重行政相對人的財產負擔。因此,其數額或標準必須由法律、法規明文作出規定,執行機關不能自行其是。凡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了數額的,執行機關只能依法實施,無裁量余地,如《稅收征收管理法》等規定的滯納金。如果法律、法規僅規定了一定的幅度,執行機關可以在法定幅度內自由裁量,其標準以能夠促使義務主體自動履行義務為限。
第四,行政機關有義務告知當事人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的標準。告知行政相對人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的標準,使行政相對人了解罰款或滯納金的計算標準和數額,有助于對行政相對人產生履行義務的心理強制作用,同時也有利于行政相對人監督行政機關,保障自身合法權益。對于行政機關而言,告知是一項法定義務,如不履行,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對于行政相對人而言,行政相對人不僅有權利要求行政機關告知,而且行政機關因未履行告知義務而致其損失的,行政相對人有權要求賠償。
第五,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的數額不得超過金錢給付義務的數額。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的數額從行政決定所確定的義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開始計算,至實際履行義務之日止。在此期間,罰款或者滯納金以一定的比例,按天數計算,并可反復適用。實踐中由于一些行政機關未能及時通知、催告行政相對人履行繳納罰款或者有關稅費的義務,頻繁發生“天價罰款”問題,嚴重增加了行政相對人的負擔。因此,從立法層面對執行罰的數額進行相應的限制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行政強制法》第四十五條第二款明確規定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的數額不得超過金錢給付義務的數額,這樣規定不僅可以杜絕“天價罰款”,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而且有利于敦促行政機關積極采用其他強制手段促使行政相對人履行義務,有效實現行政目標。
相信大家此時對這方面的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那么,看完整篇文章,您對這方面的內容是否還有其它疑問?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質的律師咨詢服務,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死刑有訴訟期限嗎
2021-02-06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的內容包括什么
2020-11-17借款人去世債務怎么辦
2020-12-30監視居住可以用手機嗎
2021-01-20夫妻離婚了祖父母擁有對孩子的探視權嗎
2020-11-20遺囑繼承的有效要求有哪些
2021-02-16商業銀行發生信用危機由誰接管
2021-01-20土地重復抵押違法嗎
2021-01-24勞動合同無效影響工資支付嗎
2020-12-26對用人單位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規定
2020-12-12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人身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12割去雙耳 4張保單曝自演血案真相
2021-03-07民生人壽跨省理賠16萬
2020-11-27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拼車可能涉及到哪些保險
2021-03-20機動車保險條款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3-13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1保險公司的哪些經營行為要進行改正
2021-01-11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