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因管理具有以下三個法律特征:
1.無因管理是管理他人事務的行為
無因管理要求管理人必須為被管理人管理一定的事務。但是不管管理人是對被管理人財產的保存、改良、利用,還是其它處分行為。管理人管理事務的行為只是事實行為,而不是法律行為,因為法律行為旨在產生一定法律后果,它以雙方意思表示為要素,而無因管理卻無意思表示。雖然管理人有為被管理人管理事務的意思,但是管理人并不需要在管理開始之前將其意思告訴被管理人。并且,管理人管理他人事務也不是基于被管理人的意思表示,而是基于一定的需要管理的客觀事實狀態。所以,無因管理不以管理人與被管理人的雙方意思表示為要素,它不是法律行為,而只能是事實行為。
因為客觀事物復雜多樣,管理人管理的事務可能是事實行為,如為被管理人飼養牲畜,也可能是法律行為,如為被管理人及時退掉將因過期而作廢的車船票。但不論是事實行為,還是法律行為,都必須是能夠產生債權債務關系的行為。同時,管理事務的行為還必須是以作為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合法行為。如果管理人管理事務的行為是違法行為,這不僅不構成無因管理,而且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至于管理事務的行為之所以要以作為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是因為管理人本身沒有管理事務的義務,管理人不作為,就不能表現出其對事務的管理,這樣也不構成無因管理。
2.無因管理必須是為了他人的利益
管理人必須有為他人謀利益的目的。從其動機來看,管理人的管理是從為他人利益服務出發;從其效果來看,管理行為所取得的利益最終都為被管理人所享有。如果管理人管理他人事務是為了管理人自己的利益或被管理人以外的第三人的利益,則不是無因管理。當然,管理意思的表示形式可因管理事務的性質不同而有所區別:如果被管理的事務非被管理人莫屬,則管理人只須有管理事務的行為即可;如果被管理的事務既可能是被管理人的事務,也可能是第三人的事務,甚至可能是管理人自己的事務,則除管理事務的行為之外,還必須有相應的書面或口頭的意思表示。至于管理人在管理事務時是以被管理人的名義,還是以管理人自己的名義,則在所不問,只要主觀意思上是為了被管理人的利益,以誰的名義都行。
3.管理人管理他人事務無法律上的義務
如果管理人與被管理人之間有管理事務的協議,或法律規定管理人有管理他人事務的義務,比如,甲應邀為乙修理房屋,或無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為無行為能力人購置衣物,則不構成無因管理。因為只有在既無當事人的協議又無法定義務時,管理人對他人事務的管理才是無因管理。在連帶債務之中,當其中一個債務人代其他債務人履行了全部債務時,有的人認為這是無因管理。筆者認為,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因為法律規定連帶債務人之間互負連帶債務,債權人只要找到一個債務人,便可要求他履行全部債務,該債務人代替其他債務人履行債務,其根據是法律規定的連帶債務人的義務,而不是“無法律上的義務”,所以這種情況不屬于無因管理。至于該債務人在償還了全部債務之后,再向其他債務人追償的問題,則另當別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大棚拆遷有拆遷補償嗎
2021-01-27行政賠償適用情形
2020-12-14被判過刑的能參加村委會主任競選嗎
2020-12-10意思自治原則與民事主體平等原則的沖突
2021-03-18交通事故訴訟時效過期怎么辦
2021-01-22個體戶營業執照申報手續是什么
2021-02-21交通事故一般什么時間起訴
2020-12-26酒駕記錄保留多久
2021-01-12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集資房房子確權是什么意思
2020-11-20房屋交易中介騙招有幾多?
2021-01-29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簽訂勞務合同叫什么員工
2020-12-12離職多久中斷勞動關系
2020-11-19勞動中受了傷該如何賠償呢?
2021-03-09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