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權處分的定義
無權處分,是指行為人沒有處分權,卻以自己的名義實施的對他人財產的法律上的處分行為。依據傳統民法理論,處分的意義有廣狹之別:〈1〉最廣義之處分,包括事實上及法律上之處分。所謂事實上之處分,乃就原物體加以物質的變形,改造或毀損之行為而言。例如拆屋重建、改平裝書為精裝書是所謂法律上之處分,除負擔行為(債權行為例如懸賞、廣告、買賣、保證)外,尚包括處分行為,例如所有權之移轉、抵押之設定、所有權之拋棄(物權行為)債權讓與債務免除(準物權行為)。〈2〉廣義之處分,僅指法律上之處分而言。〈3〉狹義之處分,系指處分行為而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當事人一方以出賣人在締約時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出賣人因未取得所有權或者處分權致使標的物所有權不能轉移,買受人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張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善意取得與無權處分的區別是怎樣的
善意取得制度,主要是為了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商品交易穩定性。無處分權有很多種,有合法占有而沒有處分權,有的是非法占有更沒有處分權,在合法占而沒有處分權的情況下,經有處分權人追認后,對方能取得合法有效的所有權,但是因為非法占有取得所有權,不需要取得追認,有一種可能是善意第三人是通過正常途徑,支付了合理的市場價格而取得,那為了維護交易安全,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原物所有人不追認,善意第三人也可以取得所有權,至于原物所有人的權利如何維護,那是另一個法律關系了。
小編提醒您,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對象指向的是“無權處分合同”,而非“無權處分行為”。在權利人未追認或無處分權人訂立合同后未取得處分權之前,該處分合同效力屬效力待定狀態。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在爭議期間是否正常執行
2021-03-05侵占他人車位犯法嗎
2021-03-212020要是持票人開具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1-01-19交通局可以釣魚執法嗎
2020-11-07探望權如何中止
2020-11-20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4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司法解釋
2021-01-26立案后才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1-19土地抵押的期房能備案嗎
2020-12-16委托協議如何終止
2020-11-21頂樓人家漏雨樓頂維修費誰出
2020-12-12關于開發商的“套路”購房者應如何應對
2021-01-03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可以到哪些組織申請調解
2020-12-04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保險人未及時作出核定賠償要負什么責任
2020-12-29保險合同的成立條件包括有哪些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