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遇到人不在本地,沒有及時了解罰款信息,或者超過期限忘記的多種意外情況發生,沒能及時繳清罰款,這種具體的處罰是什么,怎么挽救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法律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違章停車罰款未在規定期限內繳有什么處罰
違章停車罰款逾期未交會產生滯納金和影響年審的。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中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加處罰款,加處罰款總額不得超出罰款數額等規定,最高可加處1倍罰款。同時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機動車駕駛人在一個記分周期內記分未達到12分,所處罰款已經繳納的,記分予以清除;記分雖未達到12分,但尚有罰款未繳納的,記分轉入下一記分周期。需要提示的是,無論是現場處罰還是非現場處罰(即違法停車貼條、電子警察攝錄等),只要交管部門已對該違法行為進行裁決,駕駛人就應該按照“處罰決定書”規定時間在15日內去繳納罰款,否則就會因逾期被加處罰款,同時,記分還可能會被轉入下一個記分周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六章 行政處罰的執行
第四十四條 行政處罰決定依法作出后,當事人應當在行政處罰決定的期限內,予以履行。
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處罰不停止執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 作出罰款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與收繳罰款的機構分離。
除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當場收繳的罰款外,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不得自行收繳罰款。
當事人應當自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銀行應當收受罰款,并將罰款直接上繳國庫。
第四十七條 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一)依法給予二十元以下的罰款的;
(二)不當場收繳事后難以執行的。
第四十八條 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八條的規定作出罰款決定后,當事人向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確有困難,經當事人提出,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第四十九條 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罰款的,必須向當事人出具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不出具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的,當事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
第五十條 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收繳罰款之日起二日內,交至行政機關;在水上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內交至行政機關;行政機關應當在二日內將罰款繳付指定的銀行。
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
(二)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
(三)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和行政機關批準,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第五十三條 除依法應當予以銷毀的物品外,依法沒收的非法財物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公開拍賣或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或者沒收非法財物拍賣的款項,必須全部上繳國庫,任何行政機關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變相私分;財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返還罰款、沒收的違法所得或者返還沒收非法財物的拍賣款項。
第五十四條 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對行政處罰的監督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行政處罰的監督檢查。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有權申訴或者檢舉;行政機關應當認真審查,發現行政處罰有錯誤的,應當主動改正。
綜上是相關法律的具體內容,所以要及時上相關網站查詢自己是否有違章情況,如果不能自己辦理及時找人辦理,否則會有十分嚴重的影響。如果有相關法律咨詢,可隨時到律霸網尋求專業律師的一對一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募股申請的審批有哪些規定
2020-11-25如何能打贏借條官司
2020-12-25酒后駕車如何處罰
2021-03-02父母不撫養孩子孩子要贍養嗎
2021-03-10配偶宣告失蹤婚姻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4車禍導致他人父母死亡應該賠多少錢
2021-02-26交通肇事罪能判緩刑嗎
2020-11-21誤工費怎么計算?誤工費計算公式
2021-02-17因公殉職撫恤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看房交押金還會給退嗎
2021-01-25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雇傭關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25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是什么
2020-12-05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貨物范圍
2021-03-09保險合同的分類
2020-11-16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