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3年11月,吳某個人投資設立個人獨資企業液壓工具廠。2003年11月至2006年4月,液壓工具廠向金某購買千斤頂底座,尚欠金某貨款12萬元未支付。2006年10月8日,吳某將該液壓工具廠作價30萬元轉讓給了高某,轉讓協議約定:吳某將該廠的所有權、經營權全部轉讓給高某;轉讓前以該廠名義發生的債權債務由吳某享有和承擔;吳某同意高某繼續使用原企業名稱。協議簽訂后,雙方到工商局辦理了該廠的投資人變更手續。后金某為12萬元貨款將吳某、液壓工具廠一并起訴至人民法院,要求液壓工具廠承擔支付貨款的法律責任,吳某對液壓工具廠的付款義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分歧]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形成了以下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個人獨資企業并非絕對無獨立法律人格,而是具有相對獨立的法律人格,在債務的承擔上亦具有相對獨立性,即應先以其獨立的自身財產承擔責任。吳某與液壓工具廠構成了不真正連帶責任,液壓工具廠和吳某應各自獨立地對金某負全部義務之履行的責任,并因液壓工具廠或吳某任何一人之履行而使另一人之履行義務免除。
第二種觀點認為,個人獨資企業雖具有法律上的相對獨立性,但原投資人對于轉讓之前債務,仍應是責任主體,而受讓企業的投資人則應在受讓資產范圍內承擔補充責任。
第三種觀點認為,個人獨資企業系由個人投資設立并由投資人承擔無限責任的經濟組織,其并無獨立的法律人格,個人獨資企業變更投資人后,對于變更前的債務應由原投資人承擔。
[評析]
筆者同意上述第三種觀點,理由如下:
一、個人獨資企業并無獨立的法律人格
根據個人獨資企業法和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個人獨資企業在訴訟主體資格等方面雖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但是這種獨立性并不表明個人獨資企業具有獨立的法律人格。判斷是否具有獨立法律人格的根本條件在于是否具有獨立對外承擔民事責任的資格。個人獨資企業法第二條規定:“個人獨資企業,是指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從該條規定可以看出,個人獨資企業的民事責任是由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來承擔的,個人獨資企業并不具有獨立對外承擔民事責任的資格。可見,個人獨資企業依附于其投資人,在法律人格上并無獨立性。
二、個人獨資企業轉讓只需辦理投資人變更手續的規定并不妥當
關于個人獨資企業轉讓登記手續如何辦理的問題,法律法規并未進行規定,而是由國家工商總局以部門規章的形式進行了規定。1998年12月3日,國家工商總局第二次修訂的《私營企業暫行條例施行辦法》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私營企業轉讓時,轉讓方應當辦理注銷登記,受讓方應當重新登記。”2000年1月13日,國家工商總局又公布施行了《個人獨資企業登記管理辦法》,該辦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個人獨資企業變更投資人姓名和居所、出資額和出資方式,應當在變更事由發生之日起15日內向原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在公布施行該管理辦法的同時,國家工商總局又發布了《關于貫徹實施〈個人獨資企業登記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通知》,指出變更姓名是指投資人的姓名發生改變,或者因轉讓、繼承致使投資人變化。根據該規定,個人獨資企業的轉讓只需辦理投資人的變更手續,而不需辦理原企業的注銷登記和新企業的設立登記,這就導致單純從表面上根本判斷不出個人獨資企業的轉讓情況,同時也導致在訴訟主體上,個人獨資企業在轉讓前后具有一致性,而在實際責任承擔上卻由不同投資人承擔的尷尬局面。國家工商總局為何如此規定,筆者不得而知,但是筆者認為,至少從我國現行立法來看,國家工商總局如此規定并無明確的法律依據和法理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三級醫療事故
2021-01-16量刑時交不了罰金怎么辦
2021-01-05國家公職人員違規違紀受處分后是否能保留其工作
2021-01-03上班時間腦梗如何賠償
2020-12-08偵查期間聘請律師的時間及權利是什么
2021-02-25開支票日期怎么寫
2020-12-05電子商務過程中爭議如何解決
2021-02-13什么情況成立累犯
2020-12-18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沒有區別
2021-03-10房產證抵押貸款夫妻一方簽字能貸出來嗎
2021-01-20提供格式合同一方有什么責任
2021-01-11反擔保合同的效力與實現條件
2020-12-09賣房人如何簽訂售房合同
2020-11-26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