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預備是已經著手實施犯罪了嗎?
并沒有著手實施犯罪,犯罪預備亦稱預備犯,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決意與著手實行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行為人在此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造條件,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客觀方面表現為為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既可以是作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為的形式。
二、 犯罪預備的表現形式
1.為實施犯罪準備犯罪工具的行為。——犯罪預備行為最常見的形式
所謂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進行犯罪活動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其中包括:
(1)用以殺傷被害人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如槍彈、刀棒、毒藥、繩索等;
(2)用以破壞、分離犯罪對象物品或者破壞、排除犯罪障礙物的器械物品,如鉗剪、刀斧、鋸銼、爆炸物等;
(3)專用為達到或逃離犯罪現場或進行犯罪活動的交通工具,如汽車、摩托車等;
(4)用以排除障礙、接近犯罪對象的物品,如翻墻爬窗用的梯子或繩索等;
(5)用以掩護犯罪實施或者湮滅罪證的物品,如作案時戴的面罩、作案后滅跡用的化學藥品等。犯罪工具本身危害性和復雜性可以反映出預備行為不同的危害程度。
所謂準備犯罪工具,包括制造犯罪工具、尋求犯罪工具及加工犯罪工具使之適合于犯罪的需要。
2.其他為實施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這類犯罪預備行為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
(1)為實施犯罪事先調查犯罪場所、時機和被害人行蹤
(2)準備實施犯罪的手段,例如為實施入戶盜竊而事先練習爬樓入窗技術
(3)排除實施犯罪的障礙
(4)追蹤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來或者進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對象物品的行為
(5)出發前往犯罪場所或者誘騙被害人趕赴預定犯罪地點
(6)勾引、集結共同犯罪人,進行犯罪預謀
(7)擬定實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偵查追蹤的計劃,等等。
我國法律上對于犯罪預備的相關情況認定是非常明確的,對于犯罪預備的法律適用情況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具體情況應當在充分的調查取證后,作出合法的判罰,但對于犯罪預備的相關情況必須要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避免法律適用錯誤。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刑法中犯罪預備屬于犯罪嗎?
犯罪預備的認定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開除員工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9有抑郁癥可以撤銷婚姻嗎
2021-03-20股權轉讓程序有哪些,股權轉讓需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23注冊和使用的域名不得含有哪些內容
2021-02-18信用社連帶責任多久過期
2021-02-19事實婚姻另一方能否分配遺產
2020-12-23取得房產證后購房合同還有效力嗎
2020-12-09新《集體合同規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服務承諾包括哪些
2020-12-25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財產保險投保方違約怎么辦
2020-12-20互聯網保險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2-03投保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28死差益與死差損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4把集體荒地寫入家庭承包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1-19房屋在拆遷范圍內,就一定會拆遷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