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人承認借款卻稱不還合法,過了訴訟時效還需要償還嗎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企業借貸糾紛案件適用3年訴訟時效的規定,若超過訴訟時效后起訴到法院,且不存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情形的,雖不影響法院的受理,但會喪失勝訴權,法院會駁回相應的訴訟請求。
【事件經過】
太倉某電子公司于2012年8月向南京某工程公司借款30萬元,并約定于2013年3月30日歸還借款。但在歸還日期屆滿后,電子公司一直未能歸還上述借款,于是工程公司于起訴到法院,要求電子公司歸還借款30萬元及利息3萬元,合計33萬元。在庭審中,借款人電子公司當庭承認借款,但抗辯稱,本案已超過訴訟時效,請求法院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此舉令工程公司大為不解,借款人不是承認借款事實嗎,為何還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請?后經承辦法官解釋法律對于訴訟時效的規定后,雖提出其曾向借款人催要借款,但卻提不出相應的證據,且借款人予以否認,工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頓時傻了眼。后經承辦法官多次溝通協調,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調解協議,借款人僅歸還部分款項,其余款項工程公司只能放棄。
【法律解讀】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本無可厚非,但法律并不保護權利的“睡眠者”,2018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企業借貸糾紛案件適用3年訴訟時效的規定,若超過訴訟時效后起訴到法院,且不存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情形的,雖不影響法院的受理,但會喪失勝訴權,法院會駁回相應的訴訟請求。在司法實踐中,不乏這樣因超過訴訟時效而導致借款損失的慘痛教訓,因而當事人應及時起訴或在訴訟時效期間內,注重收集訴訟時效中止或中斷的證據,如事后簽訂還款協議或補充協議、向對方送交催款函并讓其簽字或簽收、刊登公告、起訴等均可導致訴訟時效中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受傷住院多長時間不能提起訴訟
2021-01-27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呢
2020-11-25原產地標記和地理標志是一樣的嗎
2021-03-26擔保公司違約金合法嗎
2020-11-19車輛撞死人后賠償標準
2020-12-11假釋與減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9保管人擅自處分保管物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27土地變更登記怎么辦理
2021-01-05房產贈與給侄兒要被上稅嗎
2021-02-15房產贈與給子女的契稅怎么計算
2020-12-30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國企如何編制改制方案
2020-12-26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獲賠17萬 隨州國壽新簡身險理賠第一單
2021-02-02企業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3-08傷殘鑒定哪里做保險公司才認可
2020-11-20女人能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嗎
2021-01-19沒有統一標準,拆遷補償誰說了算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