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客觀地說,犯罪嫌疑人被羈押后,最應當考慮和最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的行為即為代為取保候審。
二、擔保人的義務
(1)對被保證人遵守法律規定的情況進行監督。包括監督被保證人未經公安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如果被保證人需要離開所居住的市、縣的,要監督、督促被保證人向執行的公安機關提出申請,請求批準;監督被保證人在司法機關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監督被保證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監督被保證人不得串供、毀滅、偽造證據。
(2)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的,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比如保證人在履行保證義務過程中,發現被保證人逃跑或者有逃跑企圖,或者發現被保證人未經批準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出外辦事,發現被保證人可能毀滅、偽造證據、串供,等等,都應當毫不拖延地、盡快地向執行的公安機關報告。
(3)保證人應當認真履行法律規定的保證義務,不履行保證義務的,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行政拘留擔保人不履行擔保義務如何處理
保證人應當認真履行法律規定的保證義務,不履行保證義務的,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對于保證人不履行保證義務的,應分別情況進行處理。首先,如果被保證人有未經執行的公安機關批準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在司法機關傳訊時不及時到案,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等行為,保證人沒有及時向執行的公安機關報告的,由執行的公安機關作出決定,對保證人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應當指出的是,對保證人的罰款,只能由取保候審的執行機關作出決定。
即使取保候審是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采取的,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也不能直接認定保證人違反了保證義務,對保證人予以罰款。至于罰款的數額如何確定,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實踐中應當根據被保證人違法情況的嚴重程度、保證人的責任大小及其經濟狀況來具體確定。其次,如果被保證人有前面所說的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保證人與被保證人是互相串通,比如互相串通干擾證人作證,幫助被保證人逃跑的,等等,對于構成犯罪的,要依照刑法規定追究保證人的刑事責任。
如果讀者有關于法律的問題需要幫助,可以來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的個人隱私包含他們的工資嗎
2020-12-12證券上市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3-01前男友長期打騷擾電話算侵犯隱私嗎
2021-01-23借條法院起訴流程有哪些
2021-01-24代書遺囑有效的條件
2021-02-04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不是要雙方到場簽字
2020-11-13加工承攬合同糾紛的管轄地怎么規定
2021-03-15純包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07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員工有精神病怎么辦
2020-12-19約定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應具備怎樣的法律特征
2021-03-09員工離職手續有哪些
2020-12-15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汽車保險應如何投保
2021-02-10保險公司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1-13設立外資保險公司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2021-01-25《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2021-01-18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成立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