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我們很多人可能都會接觸到有關行政處罰減輕處罰的情形的這類的問題,但是因為我們對此不是很了解,所以很多的東西都不是很清楚。
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
(三)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四)其他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
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不予行政處罰的情形。
第二十五條規定,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責令監護人加以管教。
未滿14周歲的自然人,在生理、智力上尚未發育成熟,還不具備了解自己行為的性質、意義和后果的能力,也不具備自覺地控制自己行為和對自己行為承擔責任的能力。所以,不滿14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責令其監護人加以管教。
第二十六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但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有違法行為的,應當給予行政處罰。
第二十七條規定,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適用從輕或減輕處罰,必須有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否則,不得隨意做出從輕或減輕處罰。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處罰應當予以從輕或減輕:一是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二是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三是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四是其他依法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
比如生產廠家在得知其出廠銷售的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后,主動采取相應的追回等措施,及時回收了該批不合格產品,盡可能避免給消費者造成危害及損失的;行政相對人主動向行政機關檢舉或揭發其他制售假冒偽劣產品行為,并經查證屬實的;銷售者銷售屬于《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至第五十三條規定禁止銷售的產品,有充分證據證明其不知道該產品為禁止銷售的產品,且如實說明其進貨來源的等等,都是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條件。另外,對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行政機關也應適用從輕或減輕處罰。
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人可以聘請辯護律師
2021-01-03農民工工資拖欠怎么辦,被拖欠工資要怎么進行維權
2021-03-14侵權糾紛中如何認定被扶養人
2020-12-26事業單位法律顧問聘用合同
2021-01-02交通死亡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怎么賠償
2020-12-11借款協議書有期限嗎
2021-02-27什么是瀆職侵權罪
2021-02-14工傷賠償標準2020年
2021-01-04繼承房屋產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1-02-10試用期離職十天還沒發工資怎么辦
2020-12-07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行政訴訟中,被告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
2020-11-10被裁員公司不給經濟賠償怎么辦
2021-03-18旅游意外傷害險定義
2020-11-21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私家車保全險多少錢
2021-01-23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