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合同的無效情形有哪些
1.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2.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3.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借貸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
4.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5.因主體不適格導致借貸合同無效
一、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根據一般規則,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行性規定的合同才會導致無效,而違反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的強制性規范的,一般不會導致合同無效。該種情形主要表現為出借一方或者借款方當事人變相經營金融業務,從而違反有關金融法律法規的強行規定而無效,如:
(一)企業以借貸名義向職工非法集資;
(二)企業以借貸名義向社會非法集資;
(三)企業以借貸名義向社會公眾發放貸款;
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社會公共利益體現了全體社會民員的最高利益,違反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公序良俗的合同無效。民間借貸合同因違反社會公共利益而無效的主要情形是違反社會公共道德的民間貸貸合同,其中的典型表現就是因賭債償還而簽訂的借貸合同。
三、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借貸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
《合同法》對因欺詐、脅迫而訂立的合同的效力作了不同于《民法通則》的規定,即對于因欺詐、脅迫而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才認定為無效合同。所以借貸合同也是如此,不過一般而言,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借貸合同并且損害國家利益的,在司法實踐中并不常見。對僅有欺詐、脅迫情形而未損害國家利益的,當事人可以通過請求撤銷或者變更合同來維護自己權益。
四、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也就是說,此種情況下的借貸關系應當確認為無效借貸合同或者無效借貸行為,這也是借貸糾紛案件的一種特殊情況,如出借人明知借款人向其借款是用于賭博而仍然向其出借款項等。
五、因主體不適格導致借貸合同無效
民間借貸主體的構成大體上有兩種,即自然人之間、自然人與企業之間。
(一)在自然人之間的民間借貸關系中,如果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參加其中,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于缺乏社會生活經驗或因精神問題,不能認識自己行為的后果,不具有以自己的行為參與民事法律關系并取得權利和設定義務的資格,因而不能成為民間借貸法律關系的主體,他們所成立的民間借貸合同無效。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可以進行與其年齡、智力或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實施。因此,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從事民間借貸活動,應當征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由其代理才能生效。
(二)對自然人與企業之間的相互借款問題,雖無法律明文規定,但有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為依據。從現行司法解釋規定來看,自然人作為出借方的,國家對此限制較少,除非屬于企業非法集資行為。但是,企業作為借款人時,有關法律法規對其有嚴格的限制,即使企業完全自愿對自然人借入或者借出,也都不得突破國家的限制,否則為無效。對企業與自然人之間發生的借貸行為,其限制主要體現在:
1、企業作為借款人向自然人借款時,必須是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籌集資金,用于發展生產經營,如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企業發行企業債券等;
2、企業向自然人借款一般是特定的、少額的、臨時的,且用于自己生產經營的,而不能向社會公眾集資,更不能將借取的款項以營利為目的又借出,進行變相存貸活動;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民間借貸合同無效的五種情形,因為合同的原則是意思自治,因此合同糾紛往往比較復雜而缺少認定標準,建議當事人也就是借貸合同的雙方在簽訂借貸合同時謹慎對待。如果有條件最好是請律師協助起草。大家如果還有其他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識,華路網也提供在線法律知識咨詢。歡迎大家進行法律知識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股票上市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31行政相對方的義務是什么
2021-01-21在國外和外國人結婚需要在國內辦哪些手續
2021-01-17律師可以為委托人提供哪些服務
2021-01-30委托事項和權限范本
2021-02-28不交答辯書法院能繼續審理案件嗎
2020-12-22商標轉讓協議協議不合法應該如何處理
2021-01-19退伍軍人跟沒當過兵的人犯法怎樣判刑
2020-11-21探望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7離婚后探視權的時間規定
2021-01-19為干涉婚姻自由拘禁他人怎么定罪
2020-12-12精神病司法鑒定的程序
2020-11-28休產假期被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15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暑托班小朋友受傷了家長要求賠償怎么辦
2021-02-25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能代表業主起訴嗎
2020-11-24住房公積金如何提取
2021-03-07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