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機構能作為行政處罰主體
分公司、分支機構是公司或者非公司企業在其住所以外設立的從事經營活動的機構。根據法律規定,分公司、分支機構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那么,工商行政執法人員在查處企業登記違法行為案件中,能否將分公司、分支機構作為行政處罰當事人呢?
由于分公司、分支機構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所以,大多數工商執法人員在查處分公司、分支機構違法案件中,往往將設立該分公司、分支機構的具有法人資格的公司或者非公司企業作為行政處罰案件的唯一當事人。這種做法當然無可厚非,當事人具有法人資格,便于行政處罰的執行。但是,將具有法人資格的公司或者非公司企業作為行政處罰案件的當事人,往往會給我們的案件調查取證工作帶來不便。例如,分公司、分支機構的違法行為大多發生在屬于縣級工商機關具有管轄權的區域,但設立分公司、分支機構的具有法人資格的公司或者非公司企業卻往往超出該縣級工商機關的管轄區域,給調查取證、案件執行帶來困難。如果是跨省的案件,有時還會出現辦案費用太高、辦案機構難以負擔的現象。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認為,應將分公司、分支機構作為行政處罰當事人。理由如下:
《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第六十六條規定:對有下列行為的企業和經營單位,登記主管機關作出如下處罰,可以單處,也可以并處。這里的“企業和經營單位”指什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對〈關于企業法人的非獨立核算分支機構能否作為行政案件當事人的請示〉的答復》中陳述道:法人設立的不能獨立承擔責任的機構,可以作為行政處罰案件的當事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認定違法主體有關問題的答復》中陳述道:各類企業法人設立的不能獨立承擔責任的分支機構,均屬于從事經營活動的經濟組織(企業和經營單位),依照《行政處罰法》等現行有關規定,該經濟組織可以作為行政處罰案件的當事人;當該經濟組織不能完全承擔有關行政責任時,應由其所隸屬的企業法人承擔。
根據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分公司、分支機構可以作為行政處罰案件的當事人。工商執法人員在案件調查過程中,通過對分公司、分支機構的調查取證,如果能夠掌握違法行為的全部事實,并且證據確鑿,有法定依據,就可以對分公司、分支機構作出行政處罰。在案件執行上,如果分公司、分支機構不能完全承擔有關行政責任,則應由其所隸屬的公司或者非公司企業承擔補充責任。但是要注意,在將分公司、分支機構作為行政處罰案件的當事人時,該分公司、分支機構必須是已經取得營業執照或者其他批準文件的合法經濟組織。對于公司或者非公司企業擅設的分公司或者分支機構的行政處罰,還是應該將具有法人資格的公司或者非公司企業作為案件當事人。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購物合同怎樣交付
2021-01-19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監督檢查的主要內容
2021-03-02輕微撞車逃逸扣12分后多久能重考駕照
2021-01-07車禍出院后多久去理賠,怎么理賠
2020-12-02擔保合同中質物滅失怎么辦
2021-01-08保證合同有多個保證人怎么辦
2021-03-17被小區門禁夾斷腿,應由誰負責
2020-12-10如何理解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一致準則有哪些
2021-01-30無營業執照單位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20勞務關系辭退賠償是什么
2021-02-18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2-12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人身保險可以重復賠償嗎
2020-12-25違規超車出人命保險賠嗎
2021-02-09保險賠完肇事者還賠嗎
2021-03-10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保險公司再保險都有哪些內容
2020-12-20什么是保險詐騙罪
2021-02-23交保費后還未出保單即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02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九條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