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的確認
對有環境違法行為的個體工商戶(起字號的)的行政處罰,有的環保部門直接將其字號列為處罰相對人,也有的將業主列為處罰相對人,還有的是同時列明業主及字號。
同一處罰相對人有不同的列明方法只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對個體工商戶的主體資格在認定上有爭議。
環境行政處罰進入訴訟程序,起訴主體是否適格顯得十分重要。正確認定相對人的主體資格,不僅是環保部門合法行使行政職責的前提和正確處理環境違法案件的基礎,同時也是保障相對人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
目前,《行政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中規定了公民、合伙企業、其他合伙組織、農村土地承包人、不具備法人資格的其他組織等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明確賦予這些個人(組織)訴訟主體資格,對個體工商戶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
有關個體工商戶的主體資格問題,1986年頒布實施的《民法通則》將其與農村承包經營戶及個人合伙一同規定在公民(自然人)一章中,顯然是將個體工商戶視為公民(自然人)來管理的,且法律未規定個體工商戶必須要起字號,也即是未賦予個體工商戶的字號主體資格。因此,在民事訴訟法律中也明確規定農村承包經營戶、個人合伙及個體工商戶向法院起訴應當以個體名義進行,僅以其字號起訴是無法律依據的。同時,《解釋》第九十七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法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
據此,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在訴訟中,個體工商戶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業主為當事人。有字號的,應在法律文書中注明登記的字號。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業主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以業主和實際經營者為共同訴訟人。由此可以看出,個體工商戶的業主具備正當主體資格,字號只是其對外的一種稱謂而已,并不是適格主體。
在當前行政法律制度體系下,環保部門對個體工商戶進行處罰時應嚴格執行法律的規定,將業主列為相對人,有字號的注明其字號,無字號的直接列明業主即可。
工商行政處罰是現在對于個體戶的一種處罰制度,執行行政出發的時候一定要認清到底誰才是處罰主題的問題,才能進行正確的處罰,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愛在網上砸好的哦啊的熱摁釘工商行政處罰主體的相關知識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檢察院可以對辦案期限合法性進行監督嗎
2020-11-26貸款擔保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2-24用益物權有哪些特征
2021-02-03股權無償轉讓和股權贈與的區別
2020-12-04交通事故認定書期限
2021-01-16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16接管期限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0-12-16房屋轉讓居間協議范本
2021-03-18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什么情況下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0單位在哪些情形下可以進行經濟性裁員
2021-02-09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車險理賠7個月沒結果
2021-01-20護理保險是什么
2020-12-15超分駕駛保險可以賠嗎
2021-03-13保險公司賠付不及時,需要賠償其損失嗎
2021-01-22保險公司定損價格過低,車主的修理費差距應該怎樣解決
2021-02-02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禁止哪些行為
2021-01-19保險理賠誤工需要打工資流水嗎
2021-03-24保險代理合同書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