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997年11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46次會議通過,自1997年12月13日公布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查存單糾紛案件的若干規定》的規定,以存單為表現形式的借貸,屬于違法借貸,出資人收取的高額利差應充抵本金,出資人,金融機構與用資人因參與違法借貸均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可分以下幾種情況處理:
1、出資人將款項或票據(以下統稱資金)交付給金融機構,金融機構給出資人出具存單或進帳單、對帳單或與出資人簽訂存款合同,并將資金自行轉給用資人的,金融機構與用資人對償還出資人本金及利息承擔連帶責任;利息按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至給付之日。
2、出資人未將資金交付給金融機構,而是依照金融機構的指定將資金直接轉給用資人,金融機構給出資人出具存單或進帳單、對帳單或與出資人簽訂存款合同的,首先由用資人償還出資人本金及利息,金融機構對用資人不能償還出資人本金及利息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利息按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至給付之日。
3、出資人將資金交付給金融機構,金融機構給出資人出具存單或進帳單、對帳單或與出資人簽訂存款合同,出資人再指定金融機構將資金轉給用資人的,首先由用資人返還出資人本金和利息。利息按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至給付之日。镥機構因其幫助違法借貸的過錯,應當對用資人不能償還出資人本金部分承擔賠償責任,但不超過不能償還本金部分的百分之四十。
4、出資人未將資金交付給金融機構,而是自行將資金直接轉給用資人,金融機構給出資人出具存單或進帳單、對帳單或與出資人簽訂存款合同的,首先由用資人返還出資人本金和利息。利息按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至給付之日。金融機構因其幫助違法借貸的過錯,應當對用資人不能償還出資人本金部分承擔賠償責任,但不超過不能償還本金部分的百分之二十。
本條中所稱交付,指出資人向金融機構轉移現金的占有或出資人向金融機構交付注明出資人或金融機構(包括金融機構的下屬部門)為收款人的票據。出資人向金融機構交付有資金數額但未注明收款人的票據的,亦屬于本條中所稱交付。
如以存單為表現形式的借貸行為確已發生,即使金融機構向出資人出具的存單、進帳單、對帳單或與出資人簽訂的存款合同存在虛假、瑕疵,或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超越權限出具上述憑證等情形,亦不影響人民法院按以上規定對案件進行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最新一般侵權行為構成要件
2020-12-16政府制定律師服務收費是否要實行聽證程序
2020-12-31注冊商標續展是什么意思
2021-03-03法律中規定的雇傭關系是怎樣的
2021-03-21把房產證抵押需拿出房產證嗎
2021-02-04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發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是什么
2020-11-15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1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
2020-12-23什么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欺詐
2020-12-05保險合同的效力如何
2020-12-15保險合同有哪些類別
2021-02-26車險理賠的常見問題律師解析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