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997年11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46次會議通過,自1997年12月13日公布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查存單糾紛案件的若干規定》的規定,以存單為表現形式的借貸,屬于違法借貸,出資人收取的高額利差應充抵本金,出資人,金融機構與用資人因參與違法借貸均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可分以下幾種情況處理:
1、出資人將款項或票據(以下統稱資金)交付給金融機構,金融機構給出資人出具存單或進帳單、對帳單或與出資人簽訂存款合同,并將資金自行轉給用資人的,金融機構與用資人對償還出資人本金及利息承擔連帶責任;利息按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至給付之日。
2、出資人未將資金交付給金融機構,而是依照金融機構的指定將資金直接轉給用資人,金融機構給出資人出具存單或進帳單、對帳單或與出資人簽訂存款合同的,首先由用資人償還出資人本金及利息,金融機構對用資人不能償還出資人本金及利息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利息按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至給付之日。
3、出資人將資金交付給金融機構,金融機構給出資人出具存單或進帳單、對帳單或與出資人簽訂存款合同,出資人再指定金融機構將資金轉給用資人的,首先由用資人返還出資人本金和利息。利息按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至給付之日。镥機構因其幫助違法借貸的過錯,應當對用資人不能償還出資人本金部分承擔賠償責任,但不超過不能償還本金部分的百分之四十。
4、出資人未將資金交付給金融機構,而是自行將資金直接轉給用資人,金融機構給出資人出具存單或進帳單、對帳單或與出資人簽訂存款合同的,首先由用資人返還出資人本金和利息。利息按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至給付之日。金融機構因其幫助違法借貸的過錯,應當對用資人不能償還出資人本金部分承擔賠償責任,但不超過不能償還本金部分的百分之二十。
本條中所稱交付,指出資人向金融機構轉移現金的占有或出資人向金融機構交付注明出資人或金融機構(包括金融機構的下屬部門)為收款人的票據。出資人向金融機構交付有資金數額但未注明收款人的票據的,亦屬于本條中所稱交付。
如以存單為表現形式的借貸行為確已發生,即使金融機構向出資人出具的存單、進帳單、對帳單或與出資人簽訂的存款合同存在虛假、瑕疵,或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超越權限出具上述憑證等情形,亦不影響人民法院按以上規定對案件進行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發生后當事人可以選擇的解決途徑是什么?
2021-02-07宅基地可以出租嗎
2021-02-03強制措施期間是否扣除年休假
2021-01-15發生工傷事故如何向勞動部門報告
2021-03-24解除合同的條件是什么,解除合同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09生產費和撫養費如何算
2020-12-25沒有戶口本不能領結婚證有哪些招兒
2021-01-17什么時候產生滯納金,滯納金怎么計算
2021-03-22對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辦
2021-02-06提前離職扣除工裝費合法嗎
2021-01-28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有什么新規定
2021-02-11男子為博關注直播喝酒喝油猝死,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
2020-12-21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事實勞動關系證人證言可以證明嗎
2021-01-12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04調崗通知范文
2020-12-15交通事故意外險的免責事項
2021-01-23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產品質量責任保險
2021-01-18荊州市交通事故賠償律師: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