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訴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限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在執行實踐中,由于執行到位率不高,往往不涉及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或遲延履行金(以下統稱“遲延履行利息”)的執行,所以,有些執行法官對此條法律規定沒有很好地去分析、理解,導致在執行少數被執行人有能力支付全額執行款的案件時,對遲延履行利息的計算存在意見不一,既侵害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又影響了法律的嚴肅性。在本文中,筆者擬從當前遲延履行利息執行存在的問題出發對遲延履行利息性質、計算方法等進行粗淺分析和探討。
一、當前遲延履行利息執行存在的問題
當前的執行實踐中,遲延履行利息執行存在的主要問題(注:下文主要引用給付金錢義務民事判決執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表述)有:
1、權利人遲延履行利息事項沒提出申請的案件,遲延履行利息該不該執行不統一。由于有些案件的判決書中只明確債務人應支付債權人債權的數額,沒有載明利息或違約金計算方法,如“限被告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支付原告貨款20000元”的情形,因債權人對遲延履行利息的規定不是很了解,導致其在申請執行時,對遲延履行利息不提出申請。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有些執行人員在被執行人交納了判決書所確定的數額后,即將案件以執行完畢結案。至于此種類型的案件,債務人沒有按法律文書所確定的期限履行,在法律文書所確定的期限至被執行人支付執行款期間,被執行人需不需要支付遲延履行利息?對此,執行人員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被執行人仍需要支付遲延履行利息。其理由是遲延履行利息性質本身是對債務人沒有按法律文書規定期限履行行為的一種懲罰,債務人藐視法律逾期履行應受到懲罰;另一種觀點認為,被執行人不需支付遲延履行利息。因為“不告不理”是法院受案特點,依照我國法律規定,執行案件受理以當事人申請為原則,法院依職權移送為例外,本案中權利人對遲延履行利息沒有提出申請,應作為其對該權利的放棄。
2、遲延履行利息的計算基數不統一。在計算基數上,主要表現為:⑴、以判決書中所確定的本金數額作為計算基數;⑵、將判決書所確定的應由被執行人支付的本金、利息、訴訟費用的總計數額作為計算基數;⑶、將本金、利息之和的數額作為計算基數;⑷、對被執行人在執行過程中已履行部分,仍作為計算基數。
3、遲延履行利息的計算期限不統一。主要存在的計算方法有:⑴、將判決生效時間作為起始時間;⑵、將判決時間作為起始時間;⑶、將申請執行日期作為計算遲延履行利息的起始時間;⑷、將執行通知書送達之日作為計算遲延履行利息的起始時間;⑸、將執行通知書確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日作為計算遲延履行利息的起始時間。
4、遲延履行利息的利率計算不統一。存在的利率計算標準主要有:⑴、按執行時中國人民銀行所確定的利率計算;⑵、按判決生效時中國人民銀行所確定的利率計算;⑶、按判決確定債務人應履行債務期間屆滿時中國人民銀行所確定的利率計算;⑷、按農村信用合作社同期最高貸款利率計算;⑸、按某一銀行短期貸款最高利率計算;⑹、按某一銀行長期貸款最高利率計算;⑺、按法律文書所判定計算利率加倍計算。
二、遲延履行利息的性質分析
1、遲延履行利息的概念。根據《民訴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對遲延履行利息我們可以理解為:因被執行人拖延法律文書指定的履行期限,而應支付給申請執行人拖延履行期間利息的一種責任形式。遲延履行利息是被執行人因拖延履行生效法律文書設定義務而需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①。
2、遲延履行利息的特性。根據遲延履行利息的法律規定,遲延履行利息是一種特殊的法律責任形式,存在著與其他責任形式所不同的特性。主要有:⑴直接性。在執行過程中,對金錢給付義務的執行,執行人員可以根據法律的規定,確定遲延履行利息的數額,連同法律文書所確定的數額作為執行總標的,直接予以強制執行即直接賦予強制力;對于其他義務的執行,執行人員在按法律文書確定義務執行完畢后,對遲延履行金可以直接執行,均不需執行根據另外予以確認。其效力等同于法律文書所設定金錢給付義務的執行。⑵懲罰性。根據《民訴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被執行人拖延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所需承擔的遲延履行利息是銀行同期貸款最高利率計付的債務利息上增加一倍的利息;被執行人拖延履行其他義務,在拖延履行期間,應支付遲延履行金。遲延履行利息制度的設定是對被執行人拖延履行行為懲罰措施的設定,是一種懲罰性的法律責任形式。⑶彌補性。遲延履行利息的規定,實際上也是對權利人因義務人拖延履行法律確定義務所遭受損失的一種彌補,是法律上規定對義務人懲罰同時,對權利人進行補償的一種形式。⑷處分性。雖然法律規定被執行人拖延履行已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義務的,應支付遲延履行利息,但權利人有權行使處分權,其有權決定要求被執行人支付遲延履行利息,有權放棄依法可得的遲延履行利息,是一種申請執行人享有處分權的法律責任形式②。
三、遲延履行利息的計算方法
從遲延履行利息的特性分析出發,筆者認為,正確的遲延履行利息計算方法應該是:
1、遲延履行利息執行事項以當事人申請為原則。因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九條規定“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一般應當由當事人依法提出申請。”從該規定看,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申請所遵循的是當事人處分原則。當事人有權在法律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是否行使申請執行權,何時申請執行均由權利人決定③。依此,筆者認為,遲延履行利息執行事項的申請也應以權利人申請為原則,不過,遲延履行利息執行事項的申請,權利人可以在執行過程中隨時提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二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決定受理執行案件后,應當在三日內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責令其在指定的期間內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并承擔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的遲延履行利息或遲延履行金。”以及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所編寫的《民事執行文書樣式與制作》一書中,執行通知書參考樣式要求寫明,“依照《民訴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繳納遲延履行期間加倍債務利息※元(遲延履行期間加倍債務利息暫計算到※年※月※日止)”。④上述法律規定及有關樣式均沒特別注明申請執行人對遲延履行利息事項沒有提出申請的情形。雖然權利人在申請執行的時候沒有就遲延履行利息事項提出申請,但考慮到遲延履行利息執行事項申請權利人可隨時提出,所以要求執行法院在向被執行人發出的執行通知書中載明遲延履行利息內容。這也是遲延履行利息直接性、懲罰性、彌補性和處分性的具體體現。不過,執行實踐中,被執行人完全具備執行能力的情況畢竟占少數。雖遲延履行利息執行事項所遵循的是當事人申請原則,但執行人員不應將此原則把握得太嚴。為更好地保護申請執行人的利益,充分發揮遲延履行利息的應有功效,在執行過程中對權利人所擁有的遲延履行利息申請權,執行人員應予告知。有些法院為凸現遲延履行利息功效,在判決義務人在規定期限內履行義務的同時,判決書中寫上有關遲延履行利息的法律規定。對此,筆者認為該做法欠妥。因為《民訴法》第一百三十八條以及有關法律文書格式中對此均沒作要求,該做法超越了法律規定。
2、遲延履行利息的計算基數應是生效法律文書確定履行期限屆滿止債務人應支付權利人總額(不包括訴訟費用)。遲延履行利息的作用是對義務人不履行義務的懲罰和對權利損失的彌補。生效法律文書明確規定,義務人應在確定的期限內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義務人在法律文書所規定期限屆滿止仍不履行的,其結果將受到遲延履行利息的懲罰。為此,筆者認為,遲延履行利息的計算基數應是生效法律文書確定履行期限屆滿止,債務人應支付給權利人的標的總額,其中不僅包括債權本金,也包括利息。有人認為,計算基數只能按法律文書所確定的本金數額來計算,不能包括利息。其理由是:計算基數如包含遲延履行期間之前發生的利息,將會出現重復計算利息的問題,而計算復利是法律明令禁止的⑤。筆者認為,雖然計算復利法律明令禁止,但該觀點對于拖欠時間較長,利息大于本金的案件來說,由于計算基數不包含利息,所計算出的按銀行同期貸款最高利率計付的債務利息上增加一倍的遲延履行利息低于債務人按法律文書確定數額履行總額的銀行同期貸款利息;此外,對于雙方約定利率較高(在銀行同期貸款四倍以內)的民間借貸案件來說,由于遲延履行利息只能是銀行同期貸款最高利率計付的債務利息上增加一倍,該利率極有可能低于債權人與債務人所約定的借貸利率。上述兩種情況,如果遲延履行利息的計算基數不包括利息,遲延履行成為有利可圖,遲延履行利息失去了其作為懲罰被執行人的應有功效。所以,筆者認為,判決確定的利息在進入執行程序后,不能簡單地將其作為利息看待,判決確定履行期限內債務人所應支付的款額應視作是法律上對債權債務的重新確定。至于訴訟費用的支付問題,《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第31條規定:“案件審結時,……當事人憑交款收據和判決書、裁定書或者調解書,向人民法院結算訴訟費用,多退少補”。根據該規定,當事人可憑交款收據和相應的裁判文書,向人民法院辦理結算手續,不需將此作為申請執行事項申請法院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律師是專職律師嗎
2021-02-11承運人是否有法定留置權
2020-12-23父親被判刑,家人可以申請低保嗎
2021-01-19交通事故索賠攻略
2021-01-26交通意外保險怎么賠償
2021-01-01財產保全后賬戶可以有資金往來嗎
2021-02-27離婚后還要計生考核嗎
2021-01-15繼承權按照哪些序依次行使
2020-12-30如何辦理房屋繼承公證
2020-12-04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疫情耽誤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1-01-24勞動爭議調解不成有哪些情況?
2020-12-30《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汽車保險不理賠的情況及解決辦法
2020-12-15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5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什么內容
2021-03-12飲酒出事故保險公司應該負責嗎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