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違約金案情:
2007年6月2日,被告吳某向原告徐某借款5萬元并簽訂借款合同一份。雙方約定,借款期限為30天,如果吳某到期不還將承擔借款總額的30%作為違約金。后吳某未按期還款,徐某經(jīng)多次催討無果,于2007年8月5日向省市吳興區(qū)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吳某返還5萬元并支付違約金1.5萬元。
裁判:
原告徐某與被告吳某簽訂的借款合同合法、有效,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當事人應當全面履行協(xié)議的約定。被告借款后未按約歸還,顯屬違約,應當承擔清償?shù)拿袷仑熑巍,F(xiàn)原告根據(jù)合同約定向被告主張違約金,因合同約定并不違反國家法律規(guī)定,系雙方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表示,本院予以支持。
據(jù)此,依照第八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一百一十四條及第一百三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吳某歸還原告徐某借款5萬元,支付原告違約金1.5萬元。
評析:
對于本案存在兩點爭議之處:一是中約定違約金的條款是否有效;二是法院是否應對違約金的數(shù)額主動進行審查。
一、約定違約金條款的效力認定民間借貸是否可以約定違約金,目前的法律和司法解釋均沒有明確規(guī)定。對于雙方當事人約定違約金的,法院在審理中是否應當認定其效力,存在兩種相反的觀點。持肯定意見的認為,法律并未明確禁止在借貸合同中約定違約金,那么就屬于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范疇,應當承認其法律效力。持否定意見的則認為,合同法第二百零七條的規(guī)定限定了借貸合同的違約責任承擔方式僅為支付逾期利息,而且借貸合同的標的物為貨幣本身,因此,出借人的損失只能是利息損失。我國合同法對違約金的性質(zhì)規(guī)定是以補償性為主,以懲罰性為輔,這種對違約金雙重屬性的折中認可,決定了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違約金條款的合法性,并且允許當事人約定懲罰性的違約金。實踐中,多數(shù)法院也對借款合同中約定違約金的效力予以承認。因此,在民間借貸合同中,應當允許當事人就逾期還款約定違約金,作為承擔責任的一種方式。
二、法院是否應對違約金的數(shù)額主動進行審查?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按此規(guī)定,法院對違約金數(shù)額的調(diào)整是以當事人的請求為前提的,如果當事人沒有提出請求,法院能否主動介入呢?一般情況下,出于對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法院對違約金的數(shù)額不宜主動調(diào)整,但民間借貸合同卻另當別論。民間借貸合同是一類較為特殊的合同,其標的物是貨幣本身,直接影響到資本市場的穩(wěn)定,屬于國家嚴格控制的領域。
因此,為了防止高利貸現(xiàn)象,規(guī)范民間借貸行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規(guī)定了民間借貸的利率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期利率的4倍。如果允許當事人任意約定違約金,而法院無權予以調(diào)整的話,當事人很容易通過約定違約金來規(guī)避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這無疑會為變相高利貸提供合法外衣。對于民間借貸合同,法院對違約金數(shù)額明顯過高、違反民法公平原則或者有放高利貸規(guī)避法律嫌疑的,可以主動進行審查。
在具體方式上,法官可以充分利用釋明權,告知當事人對違約金數(shù)額的高低享有合法的請求變更權,由其來決定利益的取舍。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生拿板磚砸老師,未成年將受到什么處罰
2021-02-10簽諒解書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5新婚姻法司法解釋
2021-03-26經(jīng)濟犯罪是否應該取消死刑
2021-03-14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qū)別嗎
2021-03-08和房產(chǎn)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企業(yè)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0-12-29人身保險監(jiān)管什么意思
2021-02-07保險條款不符合《道法》 法院判無效
2021-02-08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保險受到欺詐如何維權
2021-01-24保險代理人是否與保險公司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03什么是保險公司年報
2021-01-13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保險經(jīng)紀人的組織方式有哪些
2021-03-19承包合同約定安全事故由一方承擔是否有效
2021-03-25承包合同的法律規(guī)定有哪些
2021-03-04承包林地需要辦理什么證
2021-01-02村集體以土地流轉的名義出賣農(nóng)民土地怎么辦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