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上法律和司法解釋可以看出,對自然人之間的借款,立法精神是以自愿為原則,充分體現私權自治(合同法),一定范圍限制高利率。但是對高利率沒有明確的解釋,對什么屬于高利率等沒有具體明確的規定,在司法實踐中出現的利息糾紛各地法院處理不一,適用法律上、理解和認識不統一,保護的程度不同,影響司法的權威性和法治的統一性。
一、立法原則和精神。
根據合同法對自然人之間的利息規定,總體上體現為意思自治原則,即利息由雙方當事人自愿協商約定。只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法律是允許的,并予以保護。
二、法律推定。
立法考慮到民間借貸很大部分是親朋好友之間發生的這一特殊性,且絕大部分為生活所需而建立的借貸關系,所以合同法規定,當事人雙方對利息無約定或約定不明的,視為不支付利息。
三、限制高利率。
合同法規定了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為約定利率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
四、限制以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餐飲服務許可證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3交通認定責任書沒寫逃逸會理賠嗎
2020-12-28惡意拖欠貨款違法嗎
2020-12-17和外國人結婚國內能查到嗎
2021-01-12一方有債務能爭奪撫養權嗎
2021-01-15裝修合同到期未完工業主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23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勞務用工和合同用工是什么意思
2021-03-04勞務關系是否使用侵權責任法
2020-11-20實習期公司有權利處罰員工嗎
2020-12-28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
2021-01-20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學生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5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車撞犬引發的保險理賠問題
2021-01-05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六條是怎樣的
2021-02-25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