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張某于2011年1月1日向原告方路借款10萬元并出具借據,雙方約定借款利息按照月息2分計算,借期一年。借款到期后,被告只償還了部分利息,借款本金及剩余利息10000元一直未付。原告于2012年3月1日找到被告要求其還款,被告稱無錢償還并再次向原告借款并重新出具借據,雙方約定之前未付利息10000元計算在該次借款本金內,即借款本金為110000元,利息按照月息2分計算。
【分歧】
原、被告第二次借款時約定將第一次借款未付利息計算在第二次借款本金內是否屬于民間借貸中計算復利?
第一種觀點:原、被告第二次借款將第一次借款利息計算在本金內應當屬于計算復利。復利是指在每經過一個計息期后,都要將所剩利息加入本金,以計算下期的利息。本案中原告將第一次借貸產生的利息計算在第二次借款本金中,應當屬于計算復利。此舉違反最高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6條關于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的規定。對于該部分利息不應當受到法律保護。
第二種觀點:原、被告第二次借款將第一次借款利息計算在本金內不屬于計算復利。因為本案中,原、被告達-成關于計算本金及利息從形式上不符合復利計算方法,另外對于雙方當事人約定的未超過法律強制規定的利息應當予以保護。
【評析】
小編同意第二種意見。
從形式上看,復利計算方式應當是不間斷的將前期借款利息計算在后期借款的本金內,其有一定的連續性,本案中借款只發生兩次,其從形式上不符合復利計算方式。
從保護債權人利益上看,當債權人在第一次借款期限屆滿時主張自己權利時,債務人應當償還債權人的應當是第一次借款本金以及利息,這數額應當是確定的。債務人因無力償還確給債務人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債務人對此也應當承擔一定的遲延履行責任。且第二次借款雙方當事人達-成合意,只要該合意沒有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或沒有超出法律規定那么法律就應當對當事人意思自治予以尊重。
從法律保護角度來看,復利的規定應當是為保護經濟穩定,防止利滾利的高利貸情形出現。《合同法》第211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對該條文說明當事人之間可以自由約定利息,只要利息計算沒有超過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四倍情形那就應當是受法律保護的。另最高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6條之規定也只是說明禁止以計算復利方式謀取暴利,在本案中原、被告雙方約定的利息屬于一定合理范圍之內,應當予以保護。因此,該案中原告要求被告按照第二次出具的借據支付本金及利息的主張應當予以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遭遇強拆應該向哪個部門投訴
2021-02-17怎么打官司
2021-02-06法律援助辯護的種類和適用情形
2021-02-10反擔保協議范本
2021-01-29公司宣布破產員工應該有哪些賠償
2021-01-22新娘婚禮悔婚彩禮怎么辦
2020-12-30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幾個人以上打架算是涉黑
2021-02-17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2-14合同履行不能需要解除合同嗎
2021-01-16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規定是什么
2020-12-17保險合同變更必須采用的口頭的形式嗎
2020-12-25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二手車車險不予理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8黑龍江司法鑒定指定保險醫生正確嗎
2020-12-26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保險合同是否還有效
2021-03-25對保險公司注冊資本如何要求的
2021-02-02人身保險受益權的喪失
2020-11-24什么是保險費和保險費率?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