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判決被告重作具體行政行為的,必須在判決書中確定被告重作具體行政行為的期限,一個沒有履行期限的判決不是一個完整的判決。既然法律賦予了法院判決被告重作具體行政行為的權力,法院就應當為被告履行判決確定具體的期限。如果不確定期限來約束被告,則被告在接到法院的判決后,重作具體行政行為時,就可能會無故拖延。這要么使公共利益不能得到及時維護,要么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不能得到及時保護,且人民法院也難以認定被告逾期不履行判決而對其采取強制執行措施,這將會使人民法院的判決變得沒有多大意義。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在多長期限內重作具體行政行為呢?在我國《行政訴訟法》中對此沒有作出明確規定。
小編認為,人民法院確定被告重作具體行政行為的期限時,可以從下列方面考慮:
第一,如果在單行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中規定了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期限的,則人民法院可依此規定來確定被告重作具體行政行為的期限。第二,如果單行法律、法規和規章中沒有規定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期限,但在其他規范性文件或行政機關的內部辦事規則中規定了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期限的,則人民法院可以參考其他規范性文件或行政機關內部辦事規則的規定確定被告重作具體行政行為的期限。第三,如果連其他規范性文件或行政機關的內部辦事規則中都沒有規定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期限的,則人民法院應當考慮被告以往處理同類案件所需要的時間,結合本案的實際情況,為被告確定—個履行判決的合理期限。第四,如果情況緊急,被告不立即重作具體行政行為,會給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公民的合法權益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應判決被告立即重作具體行政行為。
人民法院在判決書中確定了被告重作具體行政行為的期限的,被告就應受人民法院判決的約束,在確定的期限內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如果被告在收到人民法院的判決后,既不依法提起上訴又逾期不重作具體行政行為的,則視為被告不履行人民法院判決所確定的義務。
此時,被告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人民法院可依照《行政訴訟法》第65條第3款之規定,對被告采取如下執行措施:
(1)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的,對該行政機關按日處以50元至100元的罰款;(2)向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人事機關提出司法建議。接受司法建議的機關根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并將處理情況告知人民法院;(3)拒不履行判決、裁定,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級丙等醫療事故怎樣賠償?
2020-12-14租房合同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30出資未到位股權收益如何確認
2021-03-16新婚姻法有沒有事實婚姻
2020-11-0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
2020-11-10合法分居離婚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5遺產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2-17轉繼承份額該怎么計算
2021-02-16廣東省工傷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
2020-12-13如何認定挪用公款
2020-11-21超過可撤銷合同時效怎么處理
2021-01-06違法建筑買賣合同可否應予受理
2021-03-03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登記房屋產權手續是怎樣的
2020-12-20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保險公司有哪些重點問題
2020-12-08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2-12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保險公司拒賠污染損失合理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