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判決被告重作具體行政行為的,必須在判決書中確定被告重作具體行政行為的期限,一個沒有履行期限的判決不是一個完整的判決。既然法律賦予了法院判決被告重作具體行政行為的權力,法院就應當為被告履行判決確定具體的期限。如果不確定期限來約束被告,則被告在接到法院的判決后,重作具體行政行為時,就可能會無故拖延。這要么使公共利益不能得到及時維護,要么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不能得到及時保護,且人民法院也難以認定被告逾期不履行判決而對其采取強制執行措施,這將會使人民法院的判決變得沒有多大意義。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在多長期限內重作具體行政行為呢?在我國《行政訴訟法》中對此沒有作出明確規定。
小編認為,人民法院確定被告重作具體行政行為的期限時,可以從下列方面考慮:
第一,如果在單行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中規定了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期限的,則人民法院可依此規定來確定被告重作具體行政行為的期限。第二,如果單行法律、法規和規章中沒有規定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期限,但在其他規范性文件或行政機關的內部辦事規則中規定了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期限的,則人民法院可以參考其他規范性文件或行政機關內部辦事規則的規定確定被告重作具體行政行為的期限。第三,如果連其他規范性文件或行政機關的內部辦事規則中都沒有規定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期限的,則人民法院應當考慮被告以往處理同類案件所需要的時間,結合本案的實際情況,為被告確定—個履行判決的合理期限。第四,如果情況緊急,被告不立即重作具體行政行為,會給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公民的合法權益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應判決被告立即重作具體行政行為。
人民法院在判決書中確定了被告重作具體行政行為的期限的,被告就應受人民法院判決的約束,在確定的期限內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如果被告在收到人民法院的判決后,既不依法提起上訴又逾期不重作具體行政行為的,則視為被告不履行人民法院判決所確定的義務。
此時,被告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人民法院可依照《行政訴訟法》第65條第3款之規定,對被告采取如下執行措施:
(1)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的,對該行政機關按日處以50元至100元的罰款;(2)向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人事機關提出司法建議。接受司法建議的機關根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并將處理情況告知人民法院;(3)拒不履行判決、裁定,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安排出差可以拒絕嗎
2021-03-09房屋漏水怎么鑒定
2020-11-11銷售處方藥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09租客擅自裝修導致店鋪倒塌,房東可以追究賠償嗎
2021-01-29非法封路怎么處理
2021-03-2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誰承擔
2021-02-22民事訴訟有哪些案件是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
2021-02-17小孩私自拿滅火器玩耍如何處理
2020-11-11交通事故誤工費怎樣求償
2021-03-21股票如何繼承
2020-11-26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21-02-28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未取得駕照簽訂機動車意外險合同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5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標的
2021-01-10車輛損失險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13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
2021-01-24保險單(產險)的變更
2020-11-22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不動產還是什么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