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條不還被起訴的后果
如果當事人被起訴的,人民法院可能會判決債務人還款
一、借錢不還有什么法律后果
1、到了還款日期仍未還款的,若借條中約定了相應的違約責任,如:滯納金等,最終債務人可能要承擔除本金、利息以外的違約金。
2、若債權人向法院起訴后經判決你仍不還款的,有可能對債務人的信用產生影響而被列入“黑名單”。這會債務人今后生活中的貸款、出行等行為帶來不便。
3、單純的民間借貸一般夠不上刑事責任,但若債務人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則有可能會構成詐騙罪,被追究刑事責任。通常認為,該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于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
二、債權人訴訟該注意哪些事項
解決此類糾紛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如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等,訴訟只是其中方式之一。其實,還有一種簡單的方式即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此方式是收回欠款的有效途徑之一。若您選擇了進行訴訟,那么應注意做好訴前的準備工作。
1、注意證據的收集
民事訴訟實行的是“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如果債權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舉證不能,則要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在欠款糾紛中,債權人在起訴前一定要收集好能說明雙方存在債權債務關系的證據,如協議,合同,送貨單,提貨單,電話錄音等等。對于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可及時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另外,須注意對于收集的證據要及時,一般是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否則,可能對方已超過舉證期限而不予質證。
同時,為了確保將來判決的執行、債權的實現,債權人可在起訴之前或起訴同時,向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
2、訴訟時效不應忽視
欠款糾紛,訴訟時效至關重要,如果債權人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不主張自己的權利,則將喪失勝訴權。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此類糾紛的時效一般為2年。具體時效的起算一般以權利人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對于已經超過訴訟時效而未主張權利的,建議債權人不要盲目起訴,應當尋找專業人士采取補救措施,如與債務人重新達成還債協議等等。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訴訟中專家證言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1-02-11政府違法征地,如何避免低價被動簽約
2021-02-08警察遭人辱罵后打人怎么處理
2020-12-26購房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23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是私營企業嗎
2020-12-20什么是空頭支票,開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0-12-14婚姻自由是否屬于政治權利
2020-12-12簡易程序案件的舉證期限由誰確定
2020-11-21北京長期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07合同保全是什么
2020-12-24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的股權處置方式
2021-03-19意外傷害險可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12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保單受益人變更注意事項
2021-03-05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 相關保險條款無效
2020-11-15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保險公司有哪些形式
2021-01-21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八條
2020-11-25單位沒有給員工交保險,可以補償多少
2021-02-06兩類“地補”糾紛應當作為民事案件由法院立案審理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