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履行信息公開怎么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
第二十一條對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行政機關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答復:
(一)屬于公開范圍的,應當告知申請人獲取該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徑;
(二)屬于不予公開范圍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三)依法不屬于本行政機關公開或者該政府信息不存在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對能夠確定該政府信息的公開機關的,應當告知申請人該行政機關的名稱、聯系方式;
(四)申請內容不明確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作出更改、補充。
第三十三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可以向上級行政機關、監察機關或者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舉報。收到舉報的機關應當予以調查處理。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三十四條行政機關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發布保密審查機制的,由監察機關、上一級行政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依法給予處分。
第三十五條行政機關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監察機關、上一級行政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行政機關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
(二)不及時更新公開的政府信息內容、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的;
(三)違反規定收取費用的;
(四)通過其他組織、個人以有償服務方式提供政府信息的;
(五)公開不應當公開的政府信息的;
(六)違反本條例規定的其他行為。
政府信息公開,是指行政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制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信息,及時、準確地公開發布。它既是公眾了解政府行為的直接途徑,也是公眾監督政府行為的重要依據。
在法律上,政府信息公開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以及規章授權和委托的組織,在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過程中,通過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動將政府信息向社會公眾或依申請而向特定的個人或組織公開的制度。對此,可以從廣義與狹義兩個方面來理解。
廣義上的政府信息公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政務公開,二是信息公開;狹義上的政府信息公開主指政務公開。政務公開主要是指行政機關公開其行政事務,強調的是行政機關要公開其執法依據、執法程序和執法結果,屬于辦事制度層面的公開。廣義上的政府信息公開的內涵和外延要比政務公開廣闊的多,它不僅要求政府事務公開,而且,要求政府公開其所掌握的其他信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合伙持有的股票能否質押
2021-01-07開發商違約訂金能雙倍返還嗎
2020-12-20借貸糾紛夫妻是否共同賠償
2020-11-15商業銀行破產清算存款怎么辦
2020-12-10擔保人免除法律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0再婚者可否繼承前妻的遺產
2020-12-16在商場受傷了十級傷殘怎么辦
2021-02-08沒房產證法院怎么執行
2020-11-26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工傷待遇未解決勞動關系是否存續
2021-03-10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上訴案
2021-01-19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雇人干活受傷用理賠嗎
2020-11-08保險代理人的類別可以分為哪幾種
2021-03-01事故之后如何理賠
2021-03-19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用益物權不屬個人遺產能不能繼承
2021-01-15土地流轉主要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26土地作價入股算轉讓嗎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