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的國籍確定標準
對于中國法人國籍的確定,則采取住所地和注冊登記地說相結合的復合標準。
我國《民法通則》第41條第2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具備法人條件,依法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登記、取得中國法人資格。”
這一規定說明:在中國境內設立、符合中國法律的規定、經中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登記的外商投資企業具有中國法人資格。
國際上法人國籍的界定標準
法人國籍主要由成員國籍主義、設立地主義、住所地主義、準據法主義、法人設立地和法人住所地并用主義這五大主義來定義。
1、成員國籍主義,或稱資本控制主義。
這種主張認為,法人是由其設立人建立起來的組織,法人的權利實際上屬于設立法人的自然人,因而法人不能脫離其設立人而獨立,法人只能與其設立人同一國籍。這也就是說,法人國籍的確定,要看法人的資本控制在哪一國公民手中,然后根據資本控制者的國籍來確定法人的國籍。
2、設立地主義,或稱成立地主義或登記地主義。
這種主張認為,法人的國籍應依其設立地而定,凡在內國設立的法人即為內國法人,凡在外國設立的法人即為外國法人。其理由是,一個組織之所以能成為法人,具有民商事法律關系的主體資格,是因為一國依法對該組織的章程的批準或給予核準登記。
3.住所地主義。
這種主張認為,法人的住所是法人的經營管理和經濟活動中心,因而法人的國籍應依其住所所在地而定。凡在內國有住所的法人為內國法人,凡在外國有住所的法人為外國法人。
4.準據法主義。
這種主張認為,法人都是依一定法律的規定并基于該國家的明示或默示認許而成立的,故法人的國籍應依法人設立時所依據的法律確定之,即法人的國籍依其成立所根據的那個國家的法律。如果法人的實際活動處所不在其成立國而在另一國,并按另一國法律具有其國籍,應視為該國的法人。
5.法人設立地和法人住所地并用主義。
由于國際民商事交往的日益發展以及法人在其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法人國籍的確定越來越復雜;又由于根據法人的某一因素確定法人的國籍很難圓滿地解決問題,于是,有的學者主張并用法人的設立地和法人的住所地來確定法人的國籍。這種主張在國際和國內立法實踐中已經得到支持。
實際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法律是用公司注冊地以及所在地雙重標準來確定國籍的,簡而言之,也就是開辦在公中國的企業大部分都是屬于中國國籍的法人,?如果在這方面還有什么問題的建議可以聯系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遇到工傷事故現場如何處理
2021-03-14尋釁滋事持械輕微傷能立案嗎
2020-12-09字體侵權如何賠償由誰負責
2020-12-25什么是特殊普通合伙企業
2020-12-11公司不續簽合同是否有賠償
2020-11-28消費者權益保護法3倍賠償和10倍賠償能否同時適用
2021-01-15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產品質量責任險中的賠償處理方面有什么規定
2021-02-08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投保人的權利義務是怎樣的
2021-01-11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2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保險公司對交通事故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01建立保險保障基金的管理方法
2021-01-01保險出單員能做理賠嗎
2021-02-22保險索償手續如何辦理
2020-11-23個人保險代理人的法律地位之爭 代理關系抑或勞動關系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