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機關處理行政許可申請的幾種情形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行政機關對申請人提出的行政許可申請,處理的情形有5種,如果是不需要行政許可的要限時告知當事人,如果符合要求資料齊全的,應該受理申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第三十二條?行政機關對申請人提出的行政許可申請,應當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處理:
(一)申請事項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即時告知申請人不受理;
(二)申請事項依法不屬于本行政機關職權范圍的,應當即時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
(三)申請材料存在可以當場更正的錯誤的,應當允許申請人當場更正;
(四)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或者在五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
(五)申請事項屬于本行政機關職權范圍,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請人按照本行政機關的要求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應當受理行政許可申請。
行政機關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許可申請,應當出具加蓋本行政機關專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書面憑證。
行政許可特征
1.行政許可是依法申請的行政行為。行政相對方針對特定的事項向行政主體提出申請,是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許可行為的前提條件。無申請則無許可。
2.行政許可的內容是國家一般禁止的活動。行政許可以一般禁止為前提,以個別解禁為內容。即在國家一般禁止的前提下,對符合特定條件的行政相對方解除禁止使其享有特定的資格或權利,能夠實施某項特定的行為。
3.行政許可是行政主體賦予行政相對方某種法律資格或法律權利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許可是針對特定的人、特定的事作出的具有授益性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
4.行政許可是一種外部行政行為。行政許可是行政機關針對行政相對方的一種管理行為,是行政機關依法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一種外部行為。行政機關審批其他行政機關或者其直接管理的事業單位的人事、財務、外事等事項的內部管理行為不屬于行政許可。
5.行政許可是一種要式行政行為。行政許可必須遵循一定的法定形式,即應當是明示的書面許可,應當有正規的文書、印章等予以認可和證明。實踐中最常見的行政許可的形式就是許可證和執照。
以上知識就是律霸網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行政機關對申請人提出的行政許可申請,處理的情形有5種,如果是不需要行政許可的要限時告知當事人,如果符合要求資料齊全的,應該受理申請。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注銷,公章是否有效
2021-02-01強行收購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0包裝相似度多少算侵權
2020-12-08代理合同范本
2021-02-25小區公有用地的所有權歸誰
2021-02-14勞動主體發生變更須補償員工嗎
2020-12-14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勞務承攬與勞務外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1非法辭退員工一定要經過勞動仲裁嗎
2021-02-01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我國產品責任制度執行中有哪些問題與建議
2021-03-01人身保險可以適用代位追償嗎
2021-02-18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汽車保險應如何投保
2021-02-10出車禍后保險公司不愿理賠怎么辦
2021-03-09保險公司賠償多久能到賬
2021-02-03買保險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28出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