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新聞記者進行新聞采訪的如何處理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假冒新聞記者從事新聞采訪活動的,可以沒收違法所得,給予警告,并處3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
第十七條 新聞機構非采編崗位工作人員、非新聞機構以及其他社會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假借新聞機構或者假冒新聞記者進行新聞采訪活動。
第三十七條 社會組織或者個人有以下行為之一的,由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聯合有關部門共同查處,沒收違法所得,給予警告,并處3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擅自制作、仿制、發放、銷售新聞記者證或者擅自制作、發放、銷售采訪證件的;
(二)假借新聞機構、假冒新聞記者從事新聞采訪活動的;
(三)以新聞采訪為名開展各類活動或者謀取利益的。
冒充警察什么罪
招搖撞騙罪,是指為謀取非法利益,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損害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動的行為。
行為人如果無視國家法律,冒充人民警察招搖撞騙,其行為已構成招搖撞騙罪。
1、招搖撞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對社會的正常管理活動。
2、招搖撞騙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招搖撞騙的行為。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的,不成立本罪,而成立刑法規定的其他犯罪。冒充行為主要包括兩種情況:
一是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國家機關人員;
二是此種國家機關人員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如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職務低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職務高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是指以假冒的身份進行炫耀、欺騙、如騙取愛情、職位、榮譽等,原則上不包括騙取財物。
3、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4、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其目的是為了謀取非法利益。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國民對公家機關的信賴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假冒新聞記者從事新聞采訪活動的,可以沒收違法所得,給予警告,并處3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入住新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6一時疏忽將人撞死的,會被判死刑嗎
2021-02-25股權眾籌融資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3-22假冒注冊商標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19隱瞞房屋已經抵押事實出售房屋構成犯罪嗎
2020-12-05債務擔保合同的成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07醉酒駕車撞死人判幾年
2020-12-25偽造銀行對賬單怎么量刑
2021-02-03債權擔保的方式
2021-02-20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勞動合同未到期補償金多少
2021-02-06產假結束可以辭退嗎
2021-03-03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公告日期是多久
2021-03-17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08實習期上高速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2-22林地承包合同怎么寫合法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