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條在什么情況下不受法律保護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一是借款時如果明知對方將用于非法活動,不要借款給對方。依據我國法律規定,該借款不受法律保護。在對方不還錢的情況下無法通過訴訟途徑予以保護。
二是對約定有還款期限的借條,要在還款期限屆滿之后兩年內主張權利,即向人民法院起訴。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如果借款人在借款到期兩年后向人民法院起訴,卻沒有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延長情形的,就會喪失勝訴權。
沒有借條如何順利討債
現實中,民間借貸活動往往發生于親戚朋友之間,礙于面子,或者數額不大,常常沒有要求出具書面的借條或借據。因此,沒有借條怎么討債的問題就出現了。
對于沒有借條的債務糾紛,債權人在采取起訴或者仲裁的手段之前,應當進行證據取證或者固定工作,以便萬一發生賴賬行為,也能保障自己的債權得到法院或者仲裁委的確認。
至于如何取證或者固定證據,這是很有講究的一門學問,在實踐當中也是方法各異,不同的個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或者死板地采用一貫的方式,例如有些案件適合采用證人作證、錄音等方式,有些案件則適合進行“證據誘導”(使用一定的方式讓債務人主動出示相關證據。
相關知識:借條與欠條區別
1、借條證明借款關系,欠條證明欠款關系。借款肯定是欠款,但欠款不一定是借款。
2、借條形成的原因是特定的借款事實。欠條形成的原因很多,可以基于多種事實的產生,如因買賣產生的欠款、因勞務產生的欠款、因企業承包產生的欠款、因損害賠償產生的欠款。
3、當借條持有人憑借條向法院起訴的時后,由于通過借條本身較易于識辯和認定當事人之間存在的借款事實,借條持有人一般只需要向法院簡單地陳述借款的事實經過既可,對方要抵賴的話一般很困難。但是,當欠條持有人憑欠條向法院起訴的時后,欠條持有人必須向法官陳述欠條形成的事實,如果對方對此事進行否認、抗辯,欠條持有人必須進一步證明存在欠條形成的事實。
因此,大家在借錢的時候需要知道哪些情況的借條是不受法律保護的,那么就要在寫借條的時候注意,需要寫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條。此外如果沒有借條之后,大家可以通過法律的途徑來進行討債維權。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兒女不贍養老人違法嗎
2020-12-28貸款有過逾期的可以作擔保人嗎
2021-01-29強制措施期間是否扣除年休假
2021-01-15什么情況下擔保人不能拒絕承擔責任
2020-12-13留置權人是否能取得所有權
2020-12-16事故傷殘評定賠償證據
2020-11-14婚前財產婚后購買房屋算婚后財產還是婚前
2020-12-17子女領取老人高齡津貼是否合法
2020-12-27現在房產抵押都有他項權證嗎
2021-01-05涉外企業能否作為合同主體
2021-03-04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2-23電梯事故找誰賠付
2021-02-14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有什么條件
2021-03-12什么情況公司不能勸退員工
2021-03-22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范圍怎么劃分
2020-11-13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撞了自家人也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1-02-05保險公司對醉酒駕車者是否承擔
2020-11-08保險代理人的職能有什么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