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已獲利息倍數
已獲利息倍數是指上市公司息稅前利潤相對于所需支付債務利息的倍數,可用來分析公司在一定盈利水平下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
計算公式為:?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一般情況下,已獲利息倍數越高,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國際上通常認為,該指標為3時較為適當,從長期來看至少應大于1。已獲利息倍數為負值時沒有任何意義,已獲利息倍數是表示長期償債能力的。
相關知識: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
“息稅前利潤”是指利潤表中未扣除利息費用和所得稅之前的利潤。它可以用“利潤總額加利息費用”計算得到,其中的“利息費用”是指本期發生的全部應付利息,不僅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費用,還應包括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中的資本化利息。由于我國現行利潤表中的“利息費用”沒有單列,而是混在“財務費用”之中,外部報表使用人只好用“利潤總額加財務費用”來估算。
已獲利息倍數的意義
已獲利息倍數反映了企業的經營收益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這個比率越高說明償債能力越強。但是,在利用這個指標時應該注意到會計上是采用權責發生制來核算收入和費用的,這樣,本期的利息費用未必就是本期的實際利息支出,而本期的實際利息支出也未必是本期的利息費用;同時,本期的息稅前利潤與本期經營活動所獲得的現金也未必相等。因此已獲利息倍數的使用應該與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結合起來;另外最好比較本企業連續幾年的該項指標,并選擇最低指標年度的數據作為標準。
什么是利息支付倍數
利息支付倍數是指企業經營業務收益與利息費用的比率,用以衡量償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叫利息保障倍數。
其計算公式如下:利息支付倍數=稅息前利潤/利息費用。
公式中的稅息前利潤是指損益表中未扣除利息費用和所得稅之前的利潤。
它可以用“利潤總額加利息費用”來預測;利息費用是指本期發生的全部應付利息,不僅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費用,還應包括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資本化利息。
通過對本文內容的閱讀,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實際中這也是很重要的常識問題,特別是對于企業來說能夠說明很多的問題。其次在本文介紹的一些相關知識,大家也可以進行一定的了解,總會有幫助的。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紀案件有追訴時效嗎
2021-02-07二十年前買的宅基地合法嗎
2021-03-25領導發的色情圖片給員工公司有什么責任
2020-11-27如何認定交通事故的賠償責任
2021-01-20駕車被巨石砸中交強險賠嗎
2020-12-07股權質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09夫妻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及方法
2020-12-16擔任安全監護人有哪些條件
2020-12-29沒領結婚證能要回彩禮嗎
2020-12-12保全是怎么執行
2021-03-20兒子去世,孫子是否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07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合同債權作為質押標的一般有哪些條件
2021-02-01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勞務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30離職時扣除工裝折舊費合法嗎
2020-12-05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保險公司理賠出院時應注意什么
2020-12-13失業保險基金額用途有哪些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