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民間借貸糾紛中的擔保人主張權利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擔保法》、《物權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及《擔保法》的相關規定,民間借貸受法律保護,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應當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可以直接向承擔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主張權利。
債的擔保是什么
債的擔保,依標的劃分,可分為信用擔保(人的擔保)和物的擔保(財產的擔保)。所謂信用擔保或人的擔保,就是指由第三人(自然人或法人)以其信用確保債權的實現,實質上是把履行債務的主體及其財產范圍,由債務人擴展到第三人。人的擔保成為第三人擔保,最終要落實到財產責任上,其典型方式就是保證,即由作為保證人的第三人與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義務時,保證人負責清償。財產擔保或物的擔保是以債務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財產確保債權的實現。由于特定財產成為擔保財產后,所有人對其權利的行使受到一定限制,故其實質就是讓擔保財產退出交易領域,使債權的給付利息免遭不測的風險。若債務日呢不履行其債務,債權人可以通過處分作為擔保物的財產而優先得到清償。
對于具體的債的擔保方式,各國民法的規定不盡相同,但不外乎以下六種:一是信用擔保即人保,也就是保證;二是抵押;三是質押(包括權利質押);四是留置;五是定金;六是違約金。其中除一外,二至六均屬于財產擔保。而在財產擔保中,抵押、質押、留置又屬于物保,定金和違約金屬錢保。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債的擔保方式只有四種:保證、抵押、定金和留置(《民法通則》第89條)。違約金因其擔保作用較弱,被歸入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中,質押被歸入抵押,實際上仍是六種。
我國《擔保法》對《民法通則》作了重要修正。擔保法中規定的債的擔保方式有保證、抵押、質押、留置、定金等五種。
以上的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擔保人是需要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而且有比較好的應急反應,在民間借貸中,如果說在無人不還錢的話,那么債權人可以直接找擔保人償還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兼職勞務協議能否認定工傷
2021-03-13民事案件合并開庭審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2020-11-25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15贍養人應當如何贍養老人
2021-03-12什么案件適合一審終審
2020-12-23房產證抵押貸款所需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4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保險單何時開始生效
2021-03-03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保險經紀人經營業務是什么
2021-01-29山頭租給他人開采石頭合法嗎
2021-02-13土地承包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17國有劃拔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7營業房拆遷補償比普通房屋拆遷補償多多少
2020-11-24土地房屋拆遷委托書如何書寫
2021-02-112020最新拆遷規定
2020-11-30無手續房拆遷是否獲得賠償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