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協議的起訴期限有哪些規定?
根據行政訴訟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行政案件的起訴期限有5日、15日、30日、3個月四種情況。
1、起訴期限為5日的。例如,治安行政條例或其他引用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進行處罰的行政案件。
2、起訴期限為15日的。例如,郵政法、統計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商品管理法、食品衛生法等都作了起訴期限為15日的規定。
3、起訴期限為30日的。例如,稅務、資源、海關等行政案件及產品稅條例、增值稅條例、森林法、土地管理法、漁業法、海關法等規定了起訴期限為30日。
4、起訴期限為3個月。這是我國行政法中當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最一般規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提出。”.此外,專利行政案件的期限為3個月。
行政訴訟時效的起算一般是從行政相對人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計算,所謂“知道”是指行政機關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以書面形式告知相對人行為內容(這里的內容應包括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及訴權和起訴期限,而非道聽途說,也不僅僅是行政機關簡單的決定、批準、審批、處罰內容,這里的行政機關的內容應當包括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的內容,這樣行政相對人才能真正知道行政機關的行為是否合法,否則就不能視為相對人知道行政行為內容,如果依照法律規定具體行政行為可以以口頭形式告知,亦必須制作筆錄。行政相對人通過非上述途徑而得知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不能視為“知道”。所以這種情況也就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的解釋:“不屬于起訴人自身的原因”,“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起訴期間內。”可以把起訴期限延長至5年的規定,這是解釋保護行政相對人訴權保護的一個具體體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一條“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之規定顯然說明行政訴訟不適用訴訟時效理論,當然也不適用時效中斷理論,所以此規定不利于公民權利的維護,無法使公民信服此立法的公正性。
對于行政協議起訴等還有疑問的話,建議你點擊律霸網在線咨詢系統,與本網律師一對一的進行溝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立案到裁決多長時間
2021-02-15第三人抵押擔保要多長時間
2020-12-21《稅務行政處罰管理暫行辦法》及北京市崇文區地方稅務局實施意見
2020-11-11法定監護人是否具有繼承權利
2021-03-16拆遷的房子法院可以強制拍賣嗎
2021-02-08車輛財產損失民事起訴狀
2020-11-24交通事故索賠需要準備哪些醫療費證據
2021-01-15執行立案說明已經在執行了嗎
2021-01-18財產損失多少才能立案
2020-12-21女子水上樂園溺亡游樂園有責任嗎
2020-12-06電梯事故死人構成犯罪嗎
2020-12-14學校檔案弄丟是行政之訴還是侵權之訴
2020-11-13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房屋產權證明辦理手續是什么
2021-03-01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勞動糾紛一裁終局的情形
2021-03-06旅游保險要注意六個誤區是什么
2021-02-11用假手續取得保險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