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許可
行政許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況下,行政主體根據行政相對方的申請,經依法審查,通過頒發許可證、執照等形式,賦予或確認行政相對方從事某種活動的法律資格或法律權利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
2016年2月3日取消13項國務院部門行政許可事項。
行政許可,指國家行政機關對不特定的一般人依法負有不作為義務的事項,在特定條件下,對特定對象解除禁令,允許他作為的行政活動。行政許可法對行政許可的立法界定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
由此可見,行政審批是按審批主體所作的界定,即由行政機關做出的審批行為,面比較寬。而行政許可的主體是行政機關,對象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內容是準予申請人從事特定活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二條之規定,行政許可,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
特征:
行政許可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行政許可是依法申請的行政行為。行政相對方針對特定的事項向行政主體提出申請,是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許可行為的前提條件。無申請則無許可。
2、行政許可的內容是國家一般禁止的活動。行政許可以一般禁止為前提,以個別解禁為內容。即在國家一般禁止的前提下,對符合特定條件的行政相對方解除禁止使其享有特定的資格或權利,能夠實施某項特定的行為。
3、行政許可是行政主體賦予行政相對方某種法律資格或法律權利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許可是針對特定的人、特定的事作出的具有授益性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
4、行政許可是一種外部行政行為。行政許可是行政機關針對行政相對方的一種管理行為,是行政機關依法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一種外部行為。行政機關審批其他行政機關或者其直接管理的事業單位的人事、財務、外事等事項的內部管理行為不屬于行政許可。
5、行政許可是一種要式行政行為。行政許可必須遵循一定的法定形式,即應當是明示的書面許可,應當有正規的文書、印章等予以認可和證明。實踐中最常見的行政許可的形式就是許可證和執照。
二、縣政府擅自設定行政許可,怎么辦
地方政府規章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較大的市和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以及特別授權規定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因而縣政府是沒有權力設定行政許可的,當事人如果想進行行政許可申請建議最好可以事前咨詢一下無權/濫用行政許可專業的律師。
無論你在那里生活,都有必要去了解一下當地政府的各種政策。以上就是關于這些問題的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您需要關于這方面的幫助,律霸網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后可以申請復議嗎
2021-01-04股權受讓方是否可以要求解除股權轉讓合同
2020-11-11什么情況下才能收養棄嬰
2020-11-11非法同居與重婚的區別
2020-11-17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2孩子臉部在商場受傷誰負責
2020-11-09老師打破學生頭,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9中介假冒房東違法嗎
2021-02-22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勞動合同續簽申請書模板是什么
2020-12-10單位辭退多久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4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哪些人加班沒有加班工資
2021-02-22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人身保險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有什么
2020-12-11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保險公司應履行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23保險法告知義務的問題是什么
2021-01-14事故保險理賠要幾天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