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王某與李某是大學室友關系,工作后仍然保持著來往。后來王某染上了賭博的惡習。2002年7月為了挽回以前賭博欠的錢,王某向李某借了5000元錢又去賭博意圖扳本。李某多次催討,無奈王某無力償還,李某擔心王某賴帳,因此,要求王某寫下了一份借條,表示由于自己為了賭博扳本向李某借款5000元,并保證1年后歸還。之后王某還是未能償還借款。李某認為自己出于好意才借的5000元并且持有借條,打算起訴王某,于是向本報法律顧問咨詢訴訟有關問題。
律師點評:本案焦點是涉及因非法行為而發生的債務的效力問題
合同內容不得違背社會公共利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公共利益.”一般來講,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約定相互間的權利義務,主要涉及當事人之間的權益,原則上國家權力不得加以干預。但是,當事人通過合同確定的民事法律關系,有時會涉及社會經濟秩序﹑社會公共利益及社會公德,因此,對于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及違反社會公德的合同行為,國家權力必須干預。因此,當事人通過合同形式進行交易,為達到交易成功,確保合同中權益得以實現,那么合同合法是前提,只有合法的合同才受國家法律保護,違反法律的合同不受國家法律保護。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范圍
這里所說的社會公共利益類似一些國家民事法律中的“公共秩序”,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對此有不同理解。根據我國的法律和國情,社會公共利益應包括國家安全﹑生存環境﹑公民身體健康﹑社會道德及風俗習慣等,具體適用時有一定的靈活性。這是因為,雖然我國的法律法規比較齊全,但是,它不可能將應當禁止的行為都規定出來沒有任何遺漏,更何況社會是不斷發展的會不斷的有新的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出現。因此有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規定,就可以彌補強制性規范和禁止性規范的不足,可禁止現行法律法規未作禁止的事項。
因賭博而簽訂的借款協議不受法律保護
賭博是一種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首先,賭博是違法行為,因為賭博有巨大的社會危害性,該行為是我國法律明令禁止的行為,不得賭博是每個公民必須遵守的義務。此外,賭博也違反了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家庭和睦,敗壞社會道德及風俗習慣,容易引發犯罪。根據法律規定,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屬于無效合同,而無效合同自合同訂立之日起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在本案中,李某明知道王某賭博并借錢給被告參與賭博,違反了法律對賭博行為的強制性規定,由此而產生的債務不具有合法有效的效力。法律是不會去保護此筆債務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開錯藥導致病危醫生是否承擔責任
2020-11-29民事排除妨害怎么強制執行
2020-12-14民事案件法院傳可以不去嗎
2021-02-06對方未履行合同如何處理
2021-03-02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無權代理合同的撤銷權
2021-02-17清償被繼承人債務的準則是什么
2020-11-24如何委托律師購房
2021-02-05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什么形式
2021-01-20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經濟補償金離職后發放嗎
2021-03-01勞動糾紛可以凍結公司基本賬戶嗎
2021-02-18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超速行駛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為什么不全賠
2020-12-14保險合同成立后哪種人可以憑自己的意愿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8原位癌的責任免除有哪些
2020-11-30財產保險合同概述是什么
2021-03-08誠信原則的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021-02-21保險經紀人管理辦法有什么規定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