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轉移法律依據是什么
(一)《合同法》
《合同法》第八十四條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所謂合同義務的轉移,指基于當事人協議或法律規定,債務人移轉債務給第三人,由第三人取代債務人地位成為新債務人而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現象。該條規定的合同義務轉移制度為當事人約定債務轉移制度,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債務是可轉移的,必須由當事人親自履行的債務不能轉移。
(2)約定債務轉移的以債權人同意為必要條件。
(3)產生了新的合同關系,轉移前之合同關系消滅,轉移后的合同關系產生。
(4)合同主體已經變更,第三人成為合同當事人。
(二)其他法律規定
根據債務轉移的基本理論和《合同法》關于債務轉移的有關規定,債務轉移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須有有效債務存在
債務有效存在是債務承擔的前提,債務自始無效或者承擔時已經消滅,即使當事人就此定有承擔合同,也不發生效力。但就效力存在瑕疵的債務,在一定情形之下仍然可以成立債務承擔。將來發生的債務,也可以設立債務承擔,只是要等到該債務成立時才發生轉移的效果。訴訟中的債務也可以有第三人承擔。
2.被轉移的債務應當具有可轉移性
不具有可轉移性的債務,不能夠成為債務承擔合同的標的。司法實務中通常認為下列債務不具有可轉讓性:①性質上不可轉移的債務,它往往是指與特定債務人的人身具有密切聯系的債務,需要特定債務人親自履行,因而不得轉讓;②當事人特別約定不得轉移的債務;③合同中的不作為義務。
3.形式要件
依據《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轉讓權利或者轉移義務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依照其規定。
4.第三人須與債務人就債務的轉移達成合意
《合同法》第84條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部份轉移給第三方,應當經債權人同意。”這條規定要求債務轉讓必須經債權人同意,現行許多人誤以為債務轉讓方式只有一種,即債務人與第三人達成債務轉讓協議后再經債權人同意。同意是當事人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為,實際上是當事人之間達成協議。所以《合同法》這條規定債務轉移的方式還應包括承擔人與債權人達成債務轉讓協議,經債務人同意及債務人、第三人和債權人三方相互或共同達成協議的方式。
5.債務承擔須經債權人的同意
只有征得債權人的同意,原合同義務人與第三人之間的轉讓合同義務的協議才能對債權人生效。這主要是因為債務作為一種義務乃是債務人必須履行的,而且合同義務的履行直接關系到債權人權利的實現。如果允許債務人隨便處分或者轉讓其債務,債權人權利的實現就很難保證。倘若合同義務受讓人沒有履行義務的能力,或信用不佳,那么債權人的利益甚至就根本不能實現。因此,《合同法》明確要求“債務人將合同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
債務轉移中遇到了麻煩或是擔心債務轉移會沒有效,自己不能解決可以詢問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理發店沒有營業證犯法嗎
2020-11-18懲戒對象再次出現應列入名單情形如何處理
2021-01-10家暴多次可以離婚嗎
2021-03-10兒童車禍賠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2勞動監察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19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勞務派遣原則
2021-02-082.5天彈性假怎么休,加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2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某公司訴保險公司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04保險合同的成立條件包括有哪些
2020-11-13新保險法細化車險理賠時效涉及的問題有什么
2021-03-04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金能追償嗎
2021-02-25保險合同暫時中止會失效嗎
2021-03-04如何判斷二手房是不是拆遷
2020-11-08城市房屋征收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10養殖場拆遷補償款如何發放
2021-03-18四會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