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轉移的法律規定
《合同法》第八十四條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所謂合同義務的轉移,指基于當事人協議或法律規定,債務人移轉債務給第三人,由第三人取代債務人地位成為新債務人而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現象。該條規定的合同義務轉移制度為當事人約定債務轉移制度,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債務是可轉移的,必須由當事人親自履行的債務不能轉移。
(2)約定債務轉移的以債權人同意為必要條件。
(3)產生了新的合同關系,轉移前之合同關系消滅,轉移后的合同關系產生。
(4)合同主體已經變更,第三人成為合同當事人。
廣義的合同義務轉移包括兩種情況:
一是債務承擔,是指債權人、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達成協議,將合同義務轉移給第三人承擔。如債務人與第三人約定由第三人取代債務人的合同地位而成為合同當事人,向債權人履行合同義務。
二是由第三人代替債務人履行合同義務。這種形式的特點在于第三人與債權人、債務人并未達成轉讓合同義務的協議,并不由此成為合同的當事人。第三人只是自愿替代債務人履行合同。
因此,合同法第八十四條規定是指狹義上的合同義務轉移,即債務承擔的情況,第三人代為履行并不是合同義務轉移。
就合同法第八十四條規定合同義務轉移來說,又包含著兩種形態:
一是合同義務全部轉讓,即債權人或者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達成轉讓債務的協議,由第三人取代原債務人承擔全部債務,原債務人已經脫離了原來的合同關系。通常被稱為“免責的債務承擔”。
二是合同義務部分轉讓給第三人,通常被稱為“并存的債務承擔”,是指原有債務人并沒有脫離原有合同關系,而由第三人加入合同關系,與原債務人一起共同向同一債權人承擔合同義務。
無論是合同義務的全部轉讓還是部分轉讓,都要有轉讓債務的協議,而且協議必須要征得債權人的同意,轉讓合同義務的協議才能生效。這是因為債務作為一種義務是債務人必須履行的,而且合同義務的履行直接關系到債權人利益的實現,從保護債權人利益出發,債務轉讓應當經債權人同意。
因此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合同一方在債務轉讓時,應當嚴格的依照合同法的規定來實施,以免為自己留下后患。
對于債務轉移的處理有擔心麻煩,或是轉移之后出現了問題是可以在線詢問律霸網律師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24抄襲小說犯法嗎
2021-02-09連帶責任保證是否應當在保證期內起訴
2021-01-13事故傷殘評定賠償證據
2020-11-14合同甲方乙方如何確定
2020-12-30夫妻離婚后爺爺是否有權探望孫子
2020-12-24贍養費收入法院能查嗎
2020-11-27審判監督庭有權嗎
2020-12-11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020-12-10什么是涉外繼承?
2020-12-19集體土地租賃協議書的內容
2021-03-17雇傭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
2021-02-23汽車車身險保險金額的如何確定
2021-01-19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旅游意外險條款
2020-11-28在車險不足額保險合同如何賠償
2020-12-23房屋保險與家庭財產保險有什么差別
2021-02-23事故后未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08保險理賠中近因原則是什么
2021-01-02原頒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如何處理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