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免除意思表示方式有哪些
意思表示,依其是否以向相對人實施為要件,劃分為有相對人的表示與無相對人的表示。
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是指表意人應向相對人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通常有相對人,如訂立合同中的要約與承諾、債務免除、合同解除、授予代理權等均為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又可分為對特定的人的意思表示和對不特定人的意思表示。對特定人的意思表示是指意思表示的對象是特定的,如要約和承諾。對不特定人的意思表示是指意思表示的對象是不特定的,如懸賞廣告。
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是指無須向相對人的所為的意思表示,如遺囑行為、拋棄動產所有權的行為。構成雙方行為的意思表示,必須有相對人,單方行為的意思表示不必皆無相對人,如承認、撤銷、抵銷、免除皆有相對人。
區分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與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的意義在于: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必須遇到達相對人時才發生效力,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一般于意思表示完成時,立即發生效力,如拋棄動產所有權的行為,也有的在意思表示后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法律效力,如遺囑行為。
對話表示和非對話表示
在有相對人的雙方意思表示中,相對人可同步受領意思表示的,為對話的意思表示,如口頭(包括打電話)直接訂立合同等;相對人不可同步受領意思表示的,為非對話的意思表示,如由信函交往而訂立合同。
區分對話的意思表示與非對話的意思表示的意義在于二者的生效時間不同。對話的意思表示何時發生效力,通說認為,從意思表示到達對方,處于客觀上可了解的狀態時其發生效力。至于相對人是否了解,則應依一般的情形而定。若相對人故意掩耳不聞,亦不因此阻卻其效力的發生。若因相對人是生理上有客觀障礙的聾啞人或者對外語能力不足者以外語表示,則相對人是否已經了解,應斟酌相對人的反應動作和表示行為加以判斷。
非對話的意思表示,由于其經過傳達媒介,才能溝通意見,情況較為復雜。其意思表示應于何時發生效力,主要有四種立法例:(1)表示主義,又稱表白主義,于表意人完成其表示行為,即發生效力。(2)發信主義,又稱投郵主義,于意思表示離開表意人,如函件已付郵時發生效力。(3)到達主義,于意思表示到達相對人的支配范圍時發生效力。(4)了解主義,于意思表示為相對人所了解時發生效力。我國現行民事法律采到達主義,如《合同法》第16條表示,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要式表示和非要式表示
要式的意思表示,是指法律上或當事人要求以特定方式為構成意思表示的必要。非要式的意思表示,是指法律上或當事人不要求以特定方式為構成意思表示的必要。區分要式與否的意義在于:有些意思表示的成立要求特別方式,此即為要式的意思表示。
我國現行法,對法律行為未依法定方式進行的后果,未設統一規定。其一,原則上不成立。按照合同法的規定,未履行法定不甘落后 后果,原則上不成立,其例外,即在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的情形,視為合同已經成立(第36、37條),及其在租賃合同未履行法定不甘落后 ,視為不定期租賃。其二,經補正有效。
健全意思表示與不健全意思表示
健全的意思表示是指行為人出于真心及自由的意思表示所為的行為。一般的意思表示,如非行為人有其他特別因素或者受其他不正當影響,其意思表示均為健全的意思表示。
不健全的意思表示是指行為人并非出于行為人真意的或者不自由的意思表示。如被欺詐、脅迫、錯誤情形的意思表示,均為不健全的意思表示。不健全的意思表示具備一定條件時,表意人可以撤銷。
區分健全的意思表示和不健全的意思表示的意義在于:兩種意思表示的效力不同,健全的意思表示為有效的意思表示,不健全的意思表示影響民事行為的效力。
以上內容是關于債務免除的表現方式相關內容,債務免除表現方式主要有上述四種:相對人、無相對人意思表示、對話表示和非對話表示、要式表示和非要式表示、健全意思表示與不健全意思表示。本內容由律霸網整理,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全公證必須在被告所在地做嗎
2021-01-31商號如何取得
2021-03-16交通事故傷殘賠償可否另行訴訟
2021-02-20家暴離婚起訴狀
2021-02-01房地產評估的原則
2020-11-30集體合同的訂立主體是公司嗎
2021-02-03勞務外包和正式工待遇有差別嗎
2020-11-09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交警調解后怎么和保險索賠
2021-01-02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保險法關于理賠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0保險公司精算師制度問題有哪些
2021-01-18出讓土地土地使用稅怎么繳納
2021-01-24棚戶區改造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4公租房拆遷:有戶口就有拆遷補償
2020-12-03舊房在拆遷時會進行折舊嗎,折舊率怎么算
2021-03-07拆遷安置房辦產證要多少錢
2021-03-06房屋拆遷補償按面積還是人頭進行計算
2021-03-25